一是优化文化场所,让硬件“强”起来。全面提升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水平,去年以来,新建及提升村农家书屋、乡村剧场、文化广场32处,建设数字文化广场3处、历史文化展室1处,对杨宅等10个村的农家书屋图书补充更新,完善图书馆总分馆制服务体系,确立了房家村等16个村级服务点。 二是优化品牌建设,让软件“活”起来。立足自身特色,积极培育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老汉摔跤特色文化品牌。建设镇域东、西2条公共文化服务精品路线,打造大码头镇黄河口锣鼓、春节文艺汇演2个文化品牌,举办“欢乐大码头美丽中国梦”消夏晚会8场次,村级联欢会、消夏晚会等30余场次,不断增强文化活力,提升品牌影响力。 三是优化文化队伍,让群众“动”起来。指导成立业余文化文艺队伍7支,文化志愿者团队1个,文化志愿者150余人,庄户剧团4个,广场舞队37支,民间秧歌队30支;分批对村业余文艺骨干、村级文化管理员、文化志愿者等进行培训,今年以来,组织开展培训11次,培训400余人次,乡村文化队伍素质不断提升。(大码头镇党政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