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房产    娱乐    企讯    女人    财经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页 > 资讯频道 > 一线故事 > 正文
   

烟火气里深结邻里情

2025-11-22 09:31:30  |  来源:  |  作者:  |  阅读:  字号: T   T
 

  本报记者 张忠德 李媛

  在青岛城阳,韩式餐馆遍布大街小巷,韩文标识随处可见。

  早在1989年,山东第一家韩资企业就落户在城阳辖区。30多年间,在城阳开厂的韩国人越来越多,城阳的“烟火气”里遍布韩国味道。

  “2001年,我来到青岛,在岳父企业里工作。2004年转行做餐饮,在流亭机场附近开了家韩国烤肉店。”金大铉说。

  逛早市早已成了金大铉的日常。七点到市场,熟门熟路穿行其间,相熟的摊主一见他,便亲切地唤一声:“老金,来了!”他一边熟练地挑选,一边与摊主交谈,俨然一个“老青岛”。随后,他赶到自家烤肉店,11点开门营业。

  想让顾客吃到正宗的韩国口味,他自创了“火桶”品牌。“店面设计装修采用韩式风格,给顾客一种回家的感觉。”金大铉说。

  20多年的沉浸,金大铉已在城阳安家,有了两个孩子。“这里不是‘像’家,这里‘就是’我的家。回韩国,反而像是出差。”金大铉笑着说。

  来青岛已有近20年的LEE YURA,经营着一家名为“东古来”的韩国料理店,小院内树立着“北京、青岛、首尔”的方向指示牌,店招上的文字也有中文、韩语、英语三种。

  她更喜欢自己另一个名字——“又来妈妈”,这是她的短视频账号名称。一年半时间,“又来妈妈”拥有3万多粉丝。通过分享推广韩食,“东古来”的名声也更大了。

  “现在陆续又开了几家店。”LEE YURA说,“2008年,5个孩子也来到青岛,其中4个在中国完成了大学学业。”

  如今“又来妈妈”已定居城阳。“这里生活很便利,朋友们都很善良,很好相处。”LEE YURA说,“做了短视频账号后,常会在大街上被认出来。”

  “又来妈妈”的儿子朱康敏,是在青岛长大的“韩二代”,他的汉语已经可以无障碍交流。

  之前,城阳区举办的韩国料理大赛上,一个韩国学生用泡菜制作了火锅,朱康敏由此产生了创新韩食的念头。

  今年3月,朱康敏在青岛开了一家名为“古来夜”的韩式创意料理店,把韩国青年人喜欢的菜品加入菜单,年轻人很喜欢。

  他也开始拍短视频。与母亲不同的是,他走的是“反向输出”路线:把在青岛、城阳探访到的中国美食发布在海外社交平台上,再将平台上韩国网友的评论发到国内平台账号。“我会把青岛美食介绍给韩国朋友,这样他们来青岛就可以更加方便。”朱康敏说。

我来说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文明之花绽满茶乡振兴路
下一篇:阳谷:“土特产”叩开“共富门”
 
0
 
 
 
 
推荐资讯
济枣高铁施工有序推进
济枣高铁施工有序推进
辖区孩子上下学有专人接送
辖区孩子上下学有专人
冬季关怀入户入心
冬季关怀入户入心
桓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总体满意度达到98.5%。
桓台:家庭医生签约服
 
栏目最新
栏目热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山东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