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红十字会、省爱卫办等五部门联合公布了2025年“最美救护员”推选结果,淄博市王亮、王明波、彭盼以及韩海红等救护群体共计4名(组)救护员入选“最美救护员”名单,魏莉枚、梁立文2名救护员荣获“优秀救护员”称号。这些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人,凭借专业的施救技能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在危急时刻为生命保驾护航,充分展现了城市的温情与担当。
2024年12月25日上午,在临淄区齐陵街道刘家终村的路边,上班族魏莉枚的一次紧急停车,改写了一位老人的命运。当时,躺在地上的老人面色发黑、无呼吸意识,魏莉枚立即跪地对老人实施心肺复苏,经过2分钟的持续按压,老人缓缓苏醒。其实,这已是魏莉枚第四次救人:2020年挽救了2名晕倒的银行柜员;2024年3月帮助走失老人寻亲;2024年9月在商铺火灾中疏散了100余名师生,顶着浓烟救出店主,现场后续查出4个满罐液化气,消防员坦言“晚一步后果不堪设想”。
类似的生死时速也曾在淄博市体育中心上演。2023年9月16日晚,淄博师专校医院负责人梁立文在市体育中心锻炼的时候,听到呼救声,第一时间为患者实施了心肺复苏术,经过10余分钟的按压,患者恢复了微弱脉搏。这位扎根基层31年的副主任医师,事后牵头启动了“万名学生学急救”项目,推动7642名师生考取急救证书,学校也因此入选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
“不能停,一停就没希望了。”2023年2月13日,持有红十字救护员证的王亮,在孝妇河畔对晕倒老人持续进行心肺复苏20分钟,直至救护车赶到。这位“淄博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的坚持,为老人的后续救治赢得了宝贵时间。
2025年3月18日傍晚,辅警彭盼在淄博高新区傅山村路口发现昏迷男子后,双膝跪地施救的身影,成为街头最动人的风景。
齐鲁医药学院的王明波,更多地在培训课堂与科研实验室中发挥作用。作为资深红十字应急救护师,他每年开展238场持证培训,创立的“红风齐韵”服务队每年惠及3200余人。他编纂国家规划教材,获省级科研奖10余项,牵头建成的名师工作室年培训8000人次,其主持的项目获批省科协资金支持。“让每个人都成为第一响应人”,是王明波深耕急救教育11年的初心。
此次获奖的还有韩海红等救护群体。2023年10月,吴刚跳水救出落水母女,韩海红等人接力进行心肺复苏,最终让停止呼吸的女童重获生机。从街头施救到校园科普,从火场逆行到水域救援,这些救护员的事迹经央视、中国网等媒体报道后,引发了广泛共鸣。
近年来,淄博市红十字会充分发挥群众性应急救护培训的主体作用,先后承办了公共场所AED布设、应急救护知识普及等全市重大民生实事项目,营造了“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氛围。在紧急关头,会救敢救的最美救护员不断涌现。目前,我市在公共场所累计配置了2200余台AED设备,建成了27处救护培训基地,培训应急救护培训师556人,培训红十字救护员超过13万人次,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作出了积极贡献。
(全媒体记者周剑楠 通讯员韩江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