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菏泽市巨野县柳林镇榆园村的农家小院里,年近60岁的张秀兰戴着老花镜,指尖银针在千层布底间翻飞,针脚细密如春蚕吐丝。在她身旁,十余位妇女围坐成圈,针起线落间,鞋底渐次成型。
近年来,柳林镇盘活宅院闲置资源,在全镇44个行政村培育90余个特色庭院工坊。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农户参与”模式,全镇已形成手工制造、生态种养、电商直播等8大庭院产业集群,让方寸之地成为增收“聚宝盆”。
以布鞋产业为起点,庭院经济在柳林镇多点开花。在郎庄村成盼盼的“妇女微家”,缝纫机正欢快吟唱,彩线在毛衣半成品间穿梭如虹。镇妇联以“庭院+经济”创建为抓手,在27个行政村建立此类家庭车间,通过技能培训、订单对接、设备扶持“三到位”,带动860名留守妇女居家就业。这位90后妇联执委创新的“家庭车间”模式,让村民月均增收2000-3000元。
放眼柳林全镇,特色庭院星罗棋布。藤编的院落里,老匠人正将藤条绕指柔化,摇篮的骨架渐显雏形;种植达人的小菜园中,立体栽培架上的草莓与香草相映成趣。目前,柳林镇8大产业集群覆盖90%以上行政村,2000余户家庭实现“院中有活计,门前有收入”。
这种“不离乡、不离土”的发展模式,让企业构建起“技术培训-原料配送-品质管控-市场营销”的完整链条,将分散的庭院纳入现代产业体系;政府则打造电商孵化平台,让手机变身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农户通过弹性工时,让“接送孩子”“侍弄菜园”与“飞针走线”兼容。三方合力下,全镇庭院经济年总产值突破5000万元,户均年增收2.8万元。
如今,柳林镇的庭院经济已成为巨野县乡村振兴的鲜活样本。从千层布底的密密针脚到立体栽培架的科技光芒,从指尖流转的传统技艺到云端奔腾的数字经济,这里正书写着小生产对接大市场、老传统焕发新活力的发展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