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刘永霞) 4月19日,鄄城县彭楼镇李庄行政村油菜种植基地里热闹非凡,呈现出一片繁忙有序的劳作景象。大棚内,碧绿的小油菜密密匝匝地生长着,工人们娴熟地采收、装筐、过秤、装车。
种植户李张红一边协助工人装车,一边核实重量,确保每一筐油菜都符合客户的要求。
“今天上午外地客户要来收油菜,天刚亮工人就开始采收了,这一棚的油菜上午要全部采收出售。”李张红说。
趁着片刻的清闲,李张红打开了“话匣子”,讲述起自己种植油菜的经历。
“之前我在外面做生意,看到村里人种植油菜,市场行情很好,还有镇政府的支持,也想着回村里种植油菜。”李张红说。
2023年,李张红租赁了镇政府出资建设的7个大棚,并流转了100余亩土地,开启了油菜种植之路。他虚心向村里有种植经验的种植户请教、通过网络学习,逐渐掌握了种植技术。为了打开销售渠道,他不辞辛劳到全国各地找客户,慢慢积累起了稳定的客户资源。
“我们这里种植的小油菜口感鲜嫩,绿色健康,在各地市场都很畅销。”李张红笑着说。
随后,李张红算起了一笔经济账:“我一共种植了7棚油菜和100余亩陆地油菜,一年能采收8茬,经济效益非常可观。而且,还带动了周边40余名群众就业,人均每天收入80余元。”
在李庄行政村,油菜种植热潮涌动,李张红的身影只是其中一抹生动剪影。他的经历,映射出整个村子在油菜产业之路上的探索与奋进。如今,李庄行政村有30多户群众种植油菜,共计300余个大棚,带动周边400多名群众在家门口就业,成了远近闻名的油菜种植专业村。
一个曾经世代以种植传统农作物为主的小村庄,缘何用一把小油菜做成“大产业”,成为远近闻名的油菜种植专业村呢?这背后,离不开彭楼镇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政策与贴心服务。
彭楼镇积极响应乡村产业振兴号召,将油菜种植产业作为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在李庄行政村投入800万元专项资金,建设了140个现代化大棚,全力打造规模化油菜种植基地。
彭楼镇党委委员冯羽晨说:“这些大棚以租赁的形式提供给有油菜种植意向的群众,有效降低他们的种植成本与风险。此外,彭楼镇还同步推进基地配套设施建设,从灌溉系统到道路修整,从电力供应到仓储设施,全方位完善,为油菜种植产业的蓬勃发展筑牢根基。”
冯羽晨说:“目前,全镇油菜种植面积达5000余亩,其中大棚600余个,带动就业3000余人次,不仅助力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更是踏出了乡村振兴的坚实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