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房产    娱乐    企讯    女人    财经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页 > 资讯频道 > 一线故事 > 正文
   

张金铃:从普通志愿者到公益“掌门人”

2025-04-18 08:04:08  |  来源:  |  作者:  |  阅读:  字号: T   T
 

  本报记者 姜 斌

  本报通讯员 张一帆

  在济南长清区黄河滩区迁建社区,孩子们总爱围着一个穿红马甲的身影喊“张老师”。她是张金铃,山东童善儿童福利公益发展中心秘书长、长清区青益志愿服务中心主任。从一名普通大学生志愿者到公益机构“掌门人”,30岁的她扎根滩区十年,用脚步丈量乡野,用行动为留守、困境儿童织就一张“爱心网”。

  初见张金铃,1995年出生的她说话做事有着远超同龄人的沉稳与干练。2014年,张金铃考入山东中医药大学心理学专业。大学期间,她充分发挥心理学专业所长,积极参加儿童关爱志愿服务活动,也在心中埋下了全职从事公益事业的种子。

  “有一次我们到滩区一个村庄调研,8岁小女孩小齐让我很受触动。”张金铃讲述,小齐父母离异,由80多岁的老奶奶照顾。比起破旧的土房、脏乱的衣服,更让她揪心的是小齐的状态。孩子整个人怯生生的,只敢躲在老奶奶身后。她和其他志愿者为小齐定制了心理辅导,带她参与研学。在之后的周末课堂上,她也格外关注小齐。三年后,这个曾躲在老奶奶身后不敢出声的小女孩,在山东省会大剧院舞台上自信歌唱,并主动参与志愿关爱中心活动。

  2016年,张金铃注册了民非机构——长清区青益志愿服务中心,先后在长清区6个村镇建立童善儿童关爱中心。该中心以儿童成长需求为导向,以“关爱儿童身心健康”为切入点,免费开设“四点半课堂”、“周末课堂”和“假期课堂”,提供心理抚慰、课业辅导、美育教育、公益研学等公益服务。“‘童善’,取自‘童心向善’的意思,孩子们的眼睛最干净,我们要守住这份纯粹。”张金铃说。

  2018年6月,张金铃大学毕业,决定全身心投入公益事业,但却遭到了父母的反对。“他们觉得辛辛苦苦供我上学,应该找个高薪稳定的工作。”为此,父母好几个月都不愿意理她。

  父母的反对,并未让张金铃打退堂鼓,她反而谋划了一件“大事”。“有一次,某个机构为了给一个家庭困难的学生进行筹款,将他的信息在网上进行了曝光,给孩子的学校生活带来了很大困扰,孩子甚至出现了心理问题。这让我不禁反思,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的帮扶,都应该多站在受助人角度考虑,充分尊重他们的隐私。”结合几年来的工作实践,张金铃与团队着手制定留守、困境儿童关爱服务标准。

  2018年,张金铃参与江苏省流动儿童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制定;2019年她所在机构被列为山东省首个农村留守儿童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2021年,张金铃团队创建研制“困境儿童保护服务系列标准三步工作法”。2023年,张金铃作为标准化起草组主要成员,参与编写济南市地方标准:《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规范》,带动社会关爱服务向标准化、专业化发展。

  十年间,张金铃的团队从3人增加到12名全职社工、4400余名注册志愿者,累计服务3.2万人次。2024年,童善机构更是获得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特别咨商地位。但最让她欣慰的,是当年反对她“回农村”的母亲,如今成了“头号宣传员”。

  “这条公益之路我一定会坚定地走下去。”张金铃的话掷地有声。

我来说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用心用情擦亮“一老一小”幸福生活底色
下一篇: 农家“共享菜园”火爆出圈
 
0
 
 
 
 
推荐资讯
“爱心姥姥”一路爱心接力
“爱心姥姥”一路爱心
“种菇达人”念活致富经
“种菇达人”念活致富
乡村“微工厂”助群众增收
乡村“微工厂”助群众
20年,小浆果长成大产业
20年,小浆果长成大产
 
栏目最新
栏目热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山东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