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乐陵市阜盛社区市中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社区工坊内,62岁的王永珍与六位居民围坐桌前,在社区志愿者李建惠指导下,指尖翻飞,完成了一件精美毛绒玩偶的制作。“这里既能学手艺又能赚零花钱,还能和老姐妹唠家常,真是太好了!”王永珍笑着说。
“借助枣城邻里智慧平台,我们发现社区里的全职宝妈、退休老人等,闲时无事做、收入来源少。他们因为家庭和身体等原因,不能离家太远。社区于是在2024年牵头建立社区工坊,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志愿者李建惠介绍。
在推动文化社区建设过程中,乐陵市中街道依托社区闲置场所、文明实践所(站)等设立社区工坊,采取“公益培训+灵活就业”的方式,引导蒲公英合伙人、专业缝纫技师、社区热心居民等,加入工坊培训队伍。“工坊授课教师为街道邀请手工能人或志愿者,实行‘零门槛’准入,社区居民随时可来社区接受缝纫、制作和造型等方面的培训,成品由街道统一对接市场销售,收益归个人所有。”阜盛社区书记薛敏如是说。
据了解,阜盛社区工坊自创立以来,累计培训社区居民200多人次,带动20多名居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月增收超1500元。
社区工坊的创立,不仅帮助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更进一步便捷了社区群众日常生活。日前,在乐陵市安居社区幸福工坊内,工坊负责人贾涛,正带领工坊人员,开展“公益缝制”志愿服务。一上午的工夫,就为30多名社区居民完成缝补衣服、修裤边、钉纽扣等便民服务,受到称赞。
“去年7月,我们依托原有物业用房改造成幸福工坊,并邀请贾涛担任工坊主任负责日常运营,累计帮助50多名群众实现了楼上安居、楼下就业。”安居社区党委书记石洪刚如是说。
贾涛坦言,来到社区工坊后,租金优惠了,电费由过去的每度电九毛八,降到了五毛四,一年下来就能省下近五万元。工坊积极开展“公益缝制”志愿服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目前,市中街道已建成标准化社区工坊3处,形成15分钟社区就业服务圈。”街道党工委委员李爽表示,这种模式既解决了群众就业难题,又通过开展公益缝补等志愿服务,将社区工坊打造成为传递温情的暖心驿站。
农村大众报通讯员 陈志博 禹鸿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