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房产    娱乐    企讯    女人    财经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页 > 资讯频道 > 一线故事 > 正文
   

蔬菜棚里来了研究生

2025-03-24 07:16:21  |  来源:  |  作者:  |  阅读:  字号: T   T
 

  3月7日傍晚时分,夕阳把位于济南市历城区唐王街道山东锦尚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尚田公司)的育苗大棚镀上了一层金色。

  中国农业大学蔬菜专业研究生张曦和王执政到了下班时分,才从大棚里出来。张曦骑着电瓶车,后座的王执政怀抱电子秤,两人准备回蔬菜种苗科技小院的宿舍。

  张曦和王执政目前常驻锦尚田公司的中国农业大学蔬菜种苗科技小院,小院还集结了来自山东农业大学、济南市农科院等单位的科研力量。自1年多前来到这里开始做种苗相关课题,到今年5月份张曦就要毕业了;眼下他俩天天扎在大棚里,忙着搞科研实验。“我们一直努力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生产中,通过助力企业发展,真正把农业科技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打通。”张曦说。

  实验室就设在育苗大棚里,张曦和同学们不仅埋头做实验,他们更深入田间地头,与种植户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和生产痛点。这个科技小院更像是一个新质生产力的孵化器,将高校的科研力量与企业和农民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

  研究生们通过大量的实验,着力解决企业面临的诸如种苗基质配方优化、种子病害防治等“卡脖子”难题。以前育苗过程中,锦尚田公司常常遇到的生长差异问题,现在通过优化基质配方得到了解决,种苗在不同环境下都能保持稳定生长,一级苗的比例显著提高。此外,新引进的干热灭菌设备更是从源头上减少了种子带毒带菌的风险。通过这些田间实践调研,并结合实际的科研课题,张曦和同学们的研究方向更贴近实际,每一个课题都带着泥土的气息,每一份数据都饱含着辛勤的汗水。

  锦尚田公司总经理赵佳佳介绍,借助济南市的扶持政策,企业农业科技创新的各类要素得以完善。如今,他们培育出的抗病嫁接型紫茄长势正旺,每亩地能增产20%-30%。这些科技成果的取得,离不开科技小院的帮助。

  当地种苗产业的发展,也为周边村民带来了收益。许成香是唐王街道南殷村的一名普通村民,如今已经是锦尚田公司的生产棚长。她说:“我主要负责育苗棚里的日常管理、打药浇水等工作,每天110元的日薪,骑车5分钟就能回家,我在这里已经工作3年了。”

  韩道珍是井家村的一位农户,7日,在锦尚田公司工人临下班前,她将450棵“锦玉8号”西瓜苗装到了自己的三轮车上。“我今年主要种的豆角,最后还有二三分地,我就想着买点西瓜苗种上。锦尚田在这附近挺有名气的,我是看俺邻居种的西瓜挺好,这才想跟着试试。”韩道珍说。

  近年来,唐王街道通过联动“产学研”各端,着力打造现代种业产业集群,积极推动山东种业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园区和北方数字植物工厂项目建设。积极“外引内培”打造山东锦尚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蔬菜种苗科技小院和山东鸿翔农业有限公司玉米科技小院两处市级科技小院。联合山东农业大学成立专家工作站,积极促进校企合作、建立大学生教学实践基地。

  晚间,科技小院的灯光次第亮起,灯光映照着还在忙碌的研究生们的身影,正是他们的默默耕耘,助力着这片土地上的新质生产力“破土拔节”。

我来说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村有“家医”,心里踏实
下一篇:张光福:银龄华发不改奉献初心
 
0
 
 
 
 
推荐资讯
张光福:银龄华发不改奉献初心
张光福:银龄华发不改
“小哥食堂”正式揭牌
“小哥食堂”正式揭牌
大棚茴香喜丰收 拓宽群众致富路
大棚茴香喜丰收 拓宽群
温室大棚育苗忙
温室大棚育苗忙
 
栏目最新
栏目热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山东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