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项清
本报通讯员 吕卫锋 王丽丽
从一名下岗女工,到“再就业之星”,再到投入特教事业的“山东好人之星”——郝文红,一位孔孟之乡的普通女性,用20年时间绘就了人生最美篇章。
2004年,正值而立之年的郝文红从困难企业下岗,又突遭家庭变故。自幼性格要强的她没有被困难吓到,她明白等靠和抱怨都无济于事,幸福只能靠自己的艰苦奋斗。带着年幼的孩子,她走上了自强创业之路。创业路上,她踏实学技能,找项目,跑资金,甚至卖掉了自己唯一的一处房产,靠努力拼搏,成功开办了3所幼儿园,生活也逐渐好了起来。
刚刚过上安稳日子的郝文红,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了解到身边一位老师的孩子患先天性自闭症,经过几年的康复依然不能进入正常学校读书。对于这位老师的困苦,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后来,又有多位特殊孩子的家长前来咨询,请求她让家里残障的孩子能像正常孩子一样入园。
通过多方了解,郝文红发现在身边还有许多患类似病症的儿童及青少年。从困境里走出来的郝文红,看着特殊孩子家长们一双双渴求的眼睛,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她暗下决心,一定帮帮这些不幸的家庭。为了让这些特殊的孩子能够获得更好的康复机会,掌握基本生活自理能力,让他们活得更有尊严,让那些背负痛苦的家庭看到希望,她走上了从幼教到特教的爱心之路。2017年,郝文红投资70多万元,背负着严重亏损的压力,建立了邹城市第一个特殊人员托养机构——邹城市友爱特殊人员托养中心。创建之初,前来中心的10多名残障青少年儿童中,最大的17岁,最小的只有7岁。他们生活一般不能自理,照顾这些孩子就成为了郝文红生活的全部。她义无反顾地扛起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白天与孩子们一起游戏,晚上与孩子们住在一起。虽然艰辛,困难重重,但只要看到这些孩子单纯的笑脸,听到一声声的“郝妈妈”,她感觉再辛苦也值得。如今,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托养中心已达3800平方米,各类功能教室一应俱全,220多名特殊孩子在这里得到细心、周到、科学的康复照料。
2020年,郝文红响应政府号召,又把大龄残疾人寄宿制托养接了过来,为他们提供生活照料、餐食服务、康复训练、心理关怀及生活技能训练,着力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减轻残疾人家庭负担。2021年,郝文红成立了邹城首家“如康家园”,为更多残障人士提供日间照料、法律援助、心理咨询、辅助性就业等服务,指导他们学习手工制作等技术,发放劳动报酬,解决残障人士家庭后顾之忧。同时还定期与志愿者组织合作,开展志愿者助残服务和常态化助残活动和项目。“如康家园”从各个年龄段需求出发,先后建立小童部、大童部、成人部,为200余名残障人士提供日间照料、康复训练等服务,开创了“教育+康复+托养+养老+医疗”五位一体的残疾人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该服务模式被中国残联刊登在《中国残疾人》杂志做经验推广。中国残联党组书记、主席、理事长程凯,山东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邹斌芳及20多个地市区残联领导,先后来参观指导,对郝文红的大爱之举给予高度评价。她先后获得“山东好人之星”“济宁好人之星”“邹城市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连续担任邹城市第十届、第十一届政协委员。
“帮助他人时,我们带去的不仅仅是一份牵挂、一份关爱,更是一份温馨、一份鼓励。这些正能量让我们更有动力传递爱,传递公益带来的温暖。”郝文红对身边的同事这样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