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原县桃园街道办事处综治中心的一处共富工坊里,工人们正专注地为手提硬纸袋穿绳,指尖上下穿梭,动作熟练有节奏。工作台面上堆满了待加工的纸袋,过道上整齐摆放着已打包好的包裹,准备发往厂家。
“过去,像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外出工作困难,收入没保障。现在有了工坊,不仅能挣钱,还能和姐妹们聊聊天、解解闷。”村民马红菊在这间工坊已经工作近两年,“这个活对技术要求不高,上手快,工作不累,收入也有保障。”马红菊从心底里喜欢这个工作。
“不少老人平常在家闲着,有了共富工坊后,每天去工坊里忙活,还能挣点零花钱,大家都觉得这事挺好。”桃园新村党委副书记徐硕介绍。工坊的墙上张贴着一份共富工坊合作协议,详细规定了合作内容,确保了每天的来料数量和劳动报酬。“临近春节,我们现在主要做一些节日限定包装,最忙时需要三四十个工人。”
在桃园新村的另一家服装加工共富工坊内,缝纫机的“哒哒”声此起彼伏,工人们忙着裁剪、缝制、熨烫,正加紧赶制一批服装订单,整个生产过程规范有序。
“我们名旦服饰与强村共富公司合作,目前有60多名员工,都是街道辖区内的闲置劳动力。工人们按时或按件获得劳动报酬。”名旦服饰共富工坊经理张乐介绍。“平时在家照顾两个孩子,外出打工不方便。现在村里有了共富工坊,我在此上班,既能赚钱还不耽误照顾孩子。”在此工作的陈莉说。
不仅在桃园新村,共富工坊在桃园街道各村“多点开花”。截至今年11月,桃园街道已设立共富工坊22处,涵盖了服饰、手工艺品、塑料编织、手套等多个领域。“名旦服饰”“东苑绢花”“雷华塑编”“贝斯特手套”等优质项目不断涌现,吸纳了大量村民就业,直接创造了680余人次就业机会,受益村庄达到34个,村民人均月增收2200元。
桃园街道共富工坊的开办,离不开政府、企业和村民三方的紧密合作。为破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难题,街道政协委员通过深入社区、村庄和企业进行调研,全面了解群众就业需求和企业用工情况,选择引进了适合村民技能水平且市场需求较大的来料类加工项目。政府在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的同时,还强化了党建引领,优化了服务保障。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共富工坊的生产环境,提供生产技术培训,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自共富工坊成立以来,我们优先招聘辖区内的待业妇女、老人及特殊人群,让他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同时,工坊也缓解了企业的用工压力,构建了一企带多户、户户联动齐增收的共富共同体模式。”平原县桃园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协委员联络室主任高艳斐说。
另外,街道还成立了一家“农户电商直播”工坊,并以“心帘心”窗帘加工共富工坊为试点,每晚进行3小时的直播,最高日收入突破4000元,拓宽了销售渠道,进一步提升了共富工坊的品牌影响力。
“未来,我们将依托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目标,进一步加强工坊建设,重点培育一批产业基础好、共富效应强的工坊,力争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经验。”高艳斐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