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棣丰街道馨国社区“心安·塾”,30余名学员正专心上育婴员职业技能培训课,她们之中大多是来自农村的青年女性。
“同样打工,有技术和没技术收入相差好几倍,我想趁着年轻,多学一些技能。”来自周边的居民李某说。32岁的她文化水平低、缺乏一技之长,只能打一些零工。今年10月初,得知当地政府面向无固定收入人群免费进行育婴员培训,她便和同村的几个年轻人一起报了名。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今,像李海霞这样靠手艺挣钱的人越来越多,这得益于棣丰街道“心安·塾”开展的一系列技能提升培训活动,让人们就业致富更有底气。
除了在社区创办“心安·塾”外,棣丰街道将学堂延伸到企业,依托温馨舒适的茶室,让企业员工在快节奏的工作环境中暂停下,更快地从工作的疲倦中恢复过来,进行能量补给。
润丰建禾企业的小李表示,“之前紧张、压抑的工作状态让我变得沉默少言,现在每天在工作之余都会来‘心安·塾’的茶室坐一坐,可以从压力大的工作环境中跳脱出来,感受片刻的宁静,放松身心,和同事之间的交流也变得多起来。”
“‘心安·塾’的推出,是我们综合考量各年龄段群众的需求,打破‘简简单单搞活动’的传统服务模式,统筹部门力量、社会力量、市场力量提供专业化培训服务,满足了托管看护、群众自我提升、老年教育的普惠性需求,也真正让‘心安·塾’圈粉、固粉。”棣丰街道有关负责人介绍。
今年以来,棣丰街道积极落实“心安细胞”创建工作,融入传统文化因素,在社区、村、企业创新开办“心安·塾”。推出“益起学”课堂、“‘青+’共富学堂、“滨滨学堂”、非遗绒绣传承、“e盏茶室”等一批特色的“家门口学堂”微阵地,构建起覆盖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背景的学习教育矩阵。
真情为“小”,关爱伴成长。联合多方力量参与,协同解决青少年、儿童暑期“看护难”难题,推出一系列集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于一体的公益课堂。比如“滨滨学堂”、“童心缘”公益托管秉承“志愿+公益+服务”的理念,为青少年、儿童提供传统文化、红色教育、安全教育、趣味知识等多彩课程;街道开展“心沐阳光”、蒲公英课堂心理健康辅导活动,传授心理健康知识,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辐射辖区居民3600余人。
精准提“中”,逐梦共富路。依托社区微业服务站,联合县人社局,设置企业招聘摊位,为社区“中年人”架起就业“便民桥”,让有就业创业意愿的城镇劳动力在家门口有活干、有钱赚。根据企业用工需求,不定期开展育婴师培训、电商直播技能提升活动,累计服务120人次;开展非遗课堂,推出漆扇、手工编织、扎染等传统非遗文化特色课程,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就地转化为实打实的收入,人均月增收1500元左右。
倾情助“老”,乐享潮生活。积极探索“家门口老年大学”建设,充分摸排老龄人群的教育需求,使参学老年人更具广泛性、课程更具灵活性、教学更有针对性,推出舞蹈、书法、太极拳等多元化老年课程,累计惠及超过1000人次,有效缓解老年教育资源紧张问题。
多方位、多渠道以“学堂”加码民生幸福,党群服务“小阵地”推动“心安·塾”“大课堂”,让居民群众能学有所获、学有所得、心有所安,有更充盈的幸福感、更实在的获得感。
棣丰街道将持续推进“心安·塾”建设,大力推行“空间换服务”模式,用“公益+市场”的方式推动“心安·塾”实现自我造血,因地制宜推动引入更多优质专业资源和专业服务力量,紧扣群众所需所盼,不断延伸志愿“触角”,扩大服务“半径”,为居民提供更多个性化、菜单式服务活动,以家门口服务提升群众“心安指数”。(刘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