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潇 本报通讯员赵庆川
“没想到在乡镇卫生院就能看上大医院的专家医生,真是太便利了!”4月10日,天衢新区袁桥镇68岁居民黄华运谈及在“家门口”看病的经历,十分高兴。
近年来,天衢新区将“以患者为中心”理念融入到各个医疗服务环节,提升能力、优化服务、创新模式“三驾马车”齐发力,着力构建多元化多区域高效“医联体”,不断改善人民群众就医体验,推动基层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提升能力 医疗资源下沉有“深度”
“以前无论大病小病,都要去大医院,现在家门口的卫生室就能看上专家医生了!”4月12日,谈及新投用的袁桥镇崇德社区中心卫生室,村民赵文香满心欢喜。
2023年,天衢新区累计投入260万元,在长河街道明德社区、宋官屯街道曹村社区等新建6家中心卫生室,惠及周边近2万名群众。与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第七人民医院深度合作,通过技术支持、全面托管、建立联盟等方式,建成12家“名医工作室”、42家“中医阁”,在全区组建了88支家庭医生团队,探索构建区域医疗联动、优质资源下沉的发展模式。
以市妇幼保健院与袁桥镇合作为例,为袁桥镇卫生院定期选派产、妇、内、儿、中医等科室专家坐诊,通过义诊、技术指导和以教代训等方式开展帮扶,让高水平医疗服务惠及基层。
以前,医疗专家下基层多数是当天去当天回,诊疗时间仓促,服务群众能力有限。“为此,双方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根据我们的实际业务需求,市妇幼保健院派出6名业务骨干,每周五、周六到我院定期坐诊。”袁桥镇卫生院业务副院长周艳红介绍。在双方积极配合下,该卫生院在天衢新区率先引入宫颈癌筛查项目,同时实现了70%的产前检查在基层医疗机构完成。
去年6月,市妇幼保健院在袁桥镇卫生院设立我市首家技术支持医院,双方建立了紧密型“医联体”。市妇幼保健院不仅对其进行专业业务指导,还帮扶完善卫生院妇产科和儿科建设,目前日均就诊量持续增加。
创新模式 智慧医疗有“速度”
让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腿,构建智慧医疗新生态,是改善百姓就医环境的关键一步。“医联体”的建立,实现了心电图远程采集和影像远程会诊,进一步提升了基层卫生机构临床诊疗服务质效。
“幸好在卫生室就能做心电图,还能远程诊疗,让我第一时间得到了救治。”宋官屯镇枣林齐村村民齐文志回忆说。2月13日11时21分,齐文志在胸痛3小时后来宋官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值班医生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安排值班护士为其进行心电数据采集,并上传至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心研室数据平台,心研室值班医生诊断发现危急值后,立即联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时将患者转至德州医院胸痛中心,为患者及时安排了心脏造影以及后期的溶栓治疗,“从心电图采集到确诊再到接受治疗,整个过程非常快。”齐文志说。
得益于天衢新区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医联体”协作模式,该区分级诊疗制度也在不断推进。目前,借助互联网数字化医疗设备和云平台技术,双方建立了区域心电会诊中心,实现了区域内心电数字化采集、记录、诊断和储存,患者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三甲医院专家的心电诊断。“远程心电图开设以来,已为上百名患者诊断出急性病症,并进行了及时救治。”宋官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刘洪斌介绍。
除远程心电图采集外,天衢新区各卫生室还与市妇幼保健院签订了远程诊疗服务协议,建立了“云上妇幼”诊疗平台,针对妇女儿童群体的一些常见疾病,通过线上诊疗实现进一步治疗处置,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结果互认的“共享医疗”模式正逐步形成。
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二级医院、三级医院的诊疗服务,既方便又舒心。这是天衢新区群众的普遍心声,也是“医联体”建设成效的真实写照。
时下,以构建“医联体”作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的重要“底座”,天衢新区创新形成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诊、上下联动”的医疗服务模式,进一步满足群众多元化就医需求。“助力全区医疗水平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就是要进一步探索智慧型服务模式和手段,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天衢新区教体卫生事业发展部部长韩立敏说。
优化服务 特色服务有“温度”
“多亏了上级医院来的中医专家,同时治好了我们母女二人。”前段时间,长河街道明德社区居民王青花将绣有“医德高尚暖人心医术精湛传四方”的锦旗送到社区中心卫生室,表达对医护人员的感激之情。
半年前,王青花经常感到双肩沉重,伴随颈部背部酸累,为此她尝试了许多治疗方法,但都无济于事。直到市第七人民医院专家工作站落户明德社区中心卫生室,中医专家为她施行了督灸治疗后,症状才明显好转,目前已基本康复。最近,王青花又发现女儿做作业时经常出现“高低肩”,她想到了在卫生室做针灸治疗的经历,便再次来到这里寻求帮助。接诊医生根据脊柱侧弯情况进行辨证论治,并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运用督灸温通经脉手法进行纠正。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其女儿脊柱侧弯情况得到缓解。
明德社区老年人数量多,且很多人都患有基础病和慢性病,对中医康复治疗的需求很迫切。去年4月,明德社区中心卫生室与市第七人民医院建立了紧密型“医联体”关系,并在卫生室开设了中医科,又增设了20余种中医适宜项目,诊疗范围涵盖颈肩腰腿痛、中风偏瘫、周围性面瘫等,“王青花母女用的督灸治疗,是在人体脊柱正中线上施以隔物艾灸的一种中医特色外治疗法,能够温经散寒、温阳止痛,改善手脚冰凉,还适用于风湿、颈肩腰腿痛、胃寒、失眠、神经衰弱等疾病。”市第七人民医院中医医师王义明介绍。
在卫生室嵌入中医项目是“医联体”开展特色服务、提升服务“温度”的一个生动缩影。据了解,目前全区4家中医药特色村卫生室获评首批省级中医药特色村卫生室,4家中医药特色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获得市级以奖代补资金。另外,还建成42家“中医阁”,共有194家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实现中医药服务全覆盖。
“多元化多区域开拓‘医联体’合作,成为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重要抓手,同时也为分级诊疗提供了有益实践和探索。”韩立敏说。目前,该区以“医联体”创建为基础,聚焦服务能力提升,集中力量改造诊疗环境、培育人才队伍,真正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