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的午后,在风景如画的青岛市儿童福利院里,“爱心妈妈”领着一群孩子从色彩斑斓的塑胶跑道上走过,走向院子里的萌宠乐园,孩子们笑着,“爱心妈妈”们也笑着。清风徐来,市儿童福利院里的草坪、竹林、花园、果园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孩子们在感知大自然的同时,更享受着“妈妈”们爱的滋养。4月23日,全国儿童福利暨儿童福利机构精准化管理精细化服务工作会议在青岛召开。记者之前多次来到青岛市儿童福利院探访,记录与回顾其中的感动瞬间。爱心在传递,温暖在细节,青岛市儿童福利院通过无数的精准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举措,用温暖和爱让孩子们的生活充满阳光,为孩子们托起生命的春天。
重点关注
精准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为爱守护
“什么时候会走了、换牙了、长胖了、能独立吃饭了,什么时候叫我第一声‘妈妈’……”对于每个孩子的点滴变化,青岛市儿童福利院的保育员们都会细心记录下来。
“在自己‘家’里上班,特别有归属感。”宫萍说,她是青岛市儿童福利院的一名保育员,更是在这里长大的“孩子”。宫萍在青岛市儿童福利院长大,童年的经历让她备感温暖,大学毕业后她义无反顾地回到市儿童福利院工作。早上7点多,宫萍来到院里与同事交接,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平常的每一顿饭,都需要根据不同孩子的年龄、身体情况做成好几种形式,流质食物黏稠度也会不同。推着摆放奶瓶的小车,宫萍来到了孩子们的床旁。“这个孩子因脑瘫导致吞咽功能受限,每次往他嘴里放奶嘴必须倾斜到与孩子吮吸力度相契合的角度,才能保证他正常进食。”宫萍说。
上白班时,宫萍总是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给孩子们唱歌、讲故事、按摩;上夜班时,她心中时刻挂念着孩子,不停在床边巡视,一会儿给孩子喂奶,一会儿给孩子整理被子,几乎整夜不合眼。“有爱才有关怀,对待孩子不只是提供照顾,更要注重孩子们的情感需求,给他们温暖、理解和支持。”宫萍说。
宫萍的工作只是青岛市儿童福利院专业化队伍的一个缩影,全院164名职工怀揣着仁爱之心、关爱之情,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事无巨细地付出。在养育楼一楼大厅,墙上醒目的标牌“养育服务三精细八注意”是大家的工作理念,更是不断优化提质和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的依托:“重在精细、贵在精细、成败在精细,对视先微笑、交流常拥抱、生日必庆祝、成长勤记录、竞赛促技能、需求定流程、服务定制度、细节到牙齿”。青岛市儿童福利院副院长刘浩向记者介绍,保育员们把让孩子好好吃饭当作头等大事,尽全力给足孩子营养。目前职工食堂与儿童食堂分别独立运行,招聘了5名专业营养师为儿童提供个性化配餐服务,推行多层次喂养模式,使每个孩子的营养标准得到有效提升。
“一生一案”让每朵花尽情绽放
为了启智、增强体能、丰富童年生活,实现儿童日间“零在床”,青岛市儿童福利院特教学校开设了美术、生活语文、生活适应、生活数学、音乐、运动律动等丰富多彩的特教课。根据学生教育评估,特教学校采用“一生一案”的个别化教育方式,运用“医教融合、康教融合”的途径,制定班级集体授课、个训、床旁送教等多种教学形式,确保院内残疾儿童教育全覆盖。在日常教学中,老师立足学生实际,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孩子智力发育水平和身体状况将学生编入适合的班级,为每名儿童制定《成长手册》,全面记录儿童的学习情况与成长足迹。
学龄一班、绘画室、心理咨询室、学龄二班……不同的教室满足孩子们个性化学习需求,孩子们衣着整洁、笑容洋溢,开心地在老师教导下学习和游戏,时不时仰头寻找“老师妈妈”的肯定。“学校设置了唱游教室和律动教室两个功能室。唱游教室墙面覆盖了收音板,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可以演奏属于他们的音乐;律动教室配备了专业的音响设备和震动地板,孩子们可以通过地板接收到不同音乐节奏。”特教科科长于新向记者介绍。
在特教学校的图书室里有立体书、故事书、绘本……各类书籍整齐排列在书架上,特教科老师蓝晓斐正在为孩子们讲故事。她告诉记者,“孩子们有固定的阅读时间,我们会根据不同孩子的智力水平挑选适合他们的书,有一些孩子对摄影、剪纸有兴趣,老师们就一对一、手把手教学。”对于一些重度残疾的孩子还会实行床旁送教,开展语言训练、口部肌肉训练等个训课程;一些年龄大的孩子在训练后可能会有自己的专长,如电子琴、非洲鼓等,特教老师也会注重让他们在擅长的领域继续学习,培养他们的爱好,让每一朵花都能够尽情绽放。
目前青岛市儿童福利院引入了智慧档案管理系统,建设了智慧档案库房、借阅室,按照国家档案局、民政部的要求,实现了“一人一档”和档案管理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多年来,青岛市儿童福利院共养育儿童1714人。其中,26人分别走向护士、教师、国企职员、运动教练等岗位;15人取得大专以上学历,两人到国外留学,3人参军;5人在省、市残疾人运动会上夺得奖牌;多名儿童的绘画作品及舞蹈表演荣获各类比赛奖项。
喂羊驼、逛花园满足内心渴望
4月20日下午3点,阳光正好,青岛市儿童福利院里一片欢声笑语,孩子们把切好的胡萝卜递到矮脚马、羊驼、山羊的嘴边,看着可爱的小动物吃着投喂的食物,孩子们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来,这里还有,吃我的。”“我最喜欢孔雀,每天都盼着看看它们。”孩子们分享着与动物相处的喜悦。“只要天气好,我们每天都会带孩子们出来活动。”青岛市儿童福利院养育一科科长杨素红告诉记者,“对于很多孩子来说,如果躺在床上,他们的世界只有屋顶那么大,如果帮他们坐起来、走出去,他们的世界就能丰富起来。”
青岛市儿童福利院院长崔学庆介绍,萌宠乐园于2023年10月投入使用,他在2022年到市儿童福利院工作,2023年6月,他在湖北恩施参加了民政部举办的全国儿童福利院院长示范培训班,了解到儿童福利机构今后的工作重点是加强精准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他就一直琢磨如何把“精准”和“精细”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直到他遇到这样一件事。
青岛市儿童福利院里有个孩子身患多种疾病,2023年病情突然加重。治疗期间,崔学庆一有空就去看他,不仅关心他的身体状况,还问他病好了后想干什么,有没有特别想去的地方。“他说想去动物园里看动物,我答应等他身体好些了就带他去。”崔学庆说。没想到,不久后这个孩子因病去世。想着孩子未能实现的愿望,崔学庆感到有些遗憾和内疚。“儿童福利院里90%的孩子都是重度残疾,很多孩子都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崔学庆说,当时青岛市儿童福利院大门口正在施工改造,每次路过时,他都会盯着门口的一块空地琢磨。渐渐地,他萌生了一个念头——给孩子们建一个小型动物园。随后他联系了经验丰富的专业机构,不仅能够免费提供各种小动物,还负责每月一次上门开展防疫工作,儿童福利院也安排了专人负责每天打扫卫生,喂养小动物的饲料都由社会爱心人士捐赠。
“现在,儿童福利院里不仅有花园、果树园、蔬菜园,还有萌宠乐园。”在崔学庆心中,这些改变不仅提升了青岛市儿童福利院的整体环境,也丰富了孩子们的生活,提高了孩子们的生活质量。青岛市儿童福利院打造“动物园、游乐园、樱花园、果树园、蔬菜园”“五园式”儿童福利机构,其核心都是聚焦儿童期盼、满足儿童成长所需和内心渴望,让那些不方便走出机构的儿童也有机会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为院内的孤儿和残疾儿童打造更加多彩的生活环境,提供更加公平的成长环境。
亮点聚焦
“爱心妈妈”团队增至1280人
“‘五一’假期我可以去做‘爱心妈妈’吗?这个月有点忙,没多少时间去,终于等到快休息了,很想去陪孩子们。”“我约这周六上午9点到11点去陪伴孩子们,周日我上班,但我妈妈可以去,我们母女俩都是‘爱心妈妈’。”……记者所在的这个500人的“爱心妈妈志愿服务1群”,常常有这样充满爱心和温暖的交流,虽然已历经一年多,但大家始终没有忘记与孩子们的真诚约定——用爱心多陪伴他们。
2022年12月29日,青岛早报以《虽非亲骨肉依然父母心》为题,报道了青岛市儿童福利院因工作人员发烧减员,孩子们缺少照护,紧急招募有育儿经验的志愿者加入保育员行列的消息。当天,青岛早报在报纸、官方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全媒体平台发出这个消息后,早报新闻热线82888000全天响不停,一天时间就有300多位爱心市民打来电话,咨询详情或果断报名去市儿童福利院做“爱心妈妈”,纷纷表示愿意为孩子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还有很多外地的爱心人士也打来电话或在青岛早报全媒体平台留言,为青岛大爱点赞。
在青岛早报的建议下,青岛市儿童福利院组建了“爱心志愿者”人才库并第一时间组建了“爱心妈妈志愿服务1群”,一年多时间,从1群到2群、3群,不断上岗的“爱心妈妈”志愿者被收录到群中,很多是青岛早报的“铁粉”,每当有爱心公益活动发起,她们都会积极参与,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爱心妈妈”中有公务员、医生、护士、教师、育婴师、公司职员、全职妈妈、退休职工等,都曾不止一次给青岛市儿童福利院的孩子送去真切的关怀和陪伴。
一声招募,“爱心妈妈”们真情奔赴而来。一句承诺,“爱心妈妈”们坚持公益志愿服务。如今,青岛市儿童福利院成立了一支1280人的“爱心妈妈”志愿者团队,累计服务6500小时,建立了多种职业“1+N”常态化志愿服务机制——有爱心画家为孩子制作彩绘作品,有理发师为孩子定期理发,有音乐教师教孩子唱歌跳舞,有中医专家为孩子做理疗康复,有心理医生为孩子做心理疏导,形式多样的优质志愿服务,为孩子们的生活增光添彩。
爱心奉献逐渐精准化专业化
从0到1280,点滴爱心汇聚成河,志愿者们用爱心与坚守谱写了一段又一段温情感人的故事。“2023年是令人感动的一年,在儿童福利院遇到困难的关键时刻,在媒体朋友的支持下,我们向社会公开招募爱心妈妈志愿者,各界爱心人士积极响应,纷纷伸出援手、献出爱心,积极报名到青岛市儿童福利院照顾孤残儿童,在儿童养育、特教教学、就医陪护等方面,为儿童提供了多样化的优质服务。2023年是令人难忘的一年,一批又一批爱心志愿者加入到服务孤残儿童的队伍中来,用无数日夜的悉心守护、无数爱心的持续接力,成就了一个庞大有力、充满爱心的志愿服务群体——‘爱心妈妈’志愿服务团队,唱响了‘爱心妈妈’志愿服务品牌。”市民政局副局长张帅在参加青岛市儿童福利院2023年度最美志愿者颁奖活动时表示。
目前,按照民政部、省民政厅关于儿童福利机构高质量发展和“精准化管理精细化服务”相关要求,青岛市儿童福利院细化落实举措,进一步提升特需儿童生活品质,提高长期卧床重残儿童护理水平。不久前,青岛市儿童福利院面向社会发起了“关爱从头开始”爱心理发志愿服务活动。活动发起后,不仅有专业理发店的爱心志愿者主动加入,“爱心妈妈”团队中也有不少志愿者踊跃报名,组建了一支专业的爱心理发团队,为特需儿童提供优质理发服务。
“我在家给孩子经常理发,我报名。给男孩子理发我没问题。”“爱心妈妈”董雪霞在群里积极自荐,她曾在去年1月4日与记者一同前往市儿童福利院担任志愿者。这一年多,她一直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奉献自己的力量。“你真棒,自己吃得真好!”董雪霞每次来做志愿者,总是忙得停不下来,不仅来回跑好几趟给孩子们送奶瓶,看到能自己吃饭的孩子便大声夸赞,并细心地用毛巾给他们擦拭。50多岁的董雪霞是一名经验丰富的中医理疗师,她向记者介绍,“安抚孩子的时候可以摸摸他们的背,沿脊柱上下轻抚,遇到孩子腹泻,手掌就贴紧肚脐逆时针轻揉。”董雪霞家住即墨,来青岛市儿童福利院并不方便,但她经常在有需要时来为特需儿童理发。“我是青岛早报的忠实读者,最早也是看到青岛早报的招募加入的,只要孩子们有需要,我会一直坚持下去。”她说。
通过“爱心妈妈”和广大志愿者的服务,青岛市儿童福利院的孩子有了各种活泼可爱的时尚造型,拥有新发型的小宝贝显得特别兴奋,纷纷指着自己的新发型,不停地炫耀说“妈妈,看我看我,帅不帅?”他们足不出户就拥有了个性帅气的发型。
公益专项基金让爱心更“透明”
青岛市儿童福利院坚持“开门办院”原则,接下来将继续与“爱心妈妈”团队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一起,建立长期理发志愿服务机制,继续开展健康护齿行动,创新户外研学形式,坚持儿童日间“零在床”服务,为儿童提供个性化配餐,不断提高特需儿童的生活品质。
此外,为更好地服务困境儿童,更加规范有效地管理社会各界捐赠物资,青岛市儿童福利院积极引进社会资金,成立了“青岛市儿童福利院-慈明公益专项基金”,为机构内儿童、社会困境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和困难家庭的儿童提供服务。利用社会资金210万元,开展了“筑梦驿站”和“爱心一盏灯”两个项目。在全市改建了5处“筑梦驿站”,组织了“青岛夏令营”“北京研学营”“爱心小屋家具更换”等活动,为机构内儿童新建连廊、更换门锁和铺设地板等。服务全市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等困境儿童504人,为85名困境儿童实现了“微心愿”,利用社会资金和捐赠物资走访慰问困难家庭806户,临时照料流动儿童共72人。“青岛市儿童福利院-慈明公益专项基金”的成立,作为财政资金的有益补充,助推儿童福利机构社会捐赠管理更加专业、科学,使爱心捐赠款物使用更加透明、高效,让社会关爱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相关链接
“岛城有爱青情卫童”
我市深化提升儿童工作品牌
近年来,青岛市民政局坚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工作理念,建立完善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切实提高孤困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实施儿童福利机构“精准化管理精细化服务”质量提升行动,进一步深化提升“岛城有爱青情卫童”工作品牌,儿童福利事业发展质量不断提高。
为完善儿童保障机制,青岛市民政局与司法、卫健、残联等41个部门实现数据共享,综合研判儿童成长环境,运用“大数据+铁脚板”模式力求“应保尽保”。健全留守儿童精准识别机制,定期核对留守儿童信息,《委托监护责任确认书》签订率达100%。建立孤困儿童基本生活养育标准自然增长机制、价格补贴联动机制,近4年来5次提高保障标准,机构养育孤儿和社会散居孤儿保障标准分别为2788元、2230元,位居全国前列,开创性地将低保边缘家庭中的困境儿童纳入保障。持续实施“护佑健康”孤困儿童大病保险项目、“青慈筑梦”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项目,为困境儿童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为全面提升青岛市儿童福利院服务能力,在市发展改革委和市财政局支持下,我市先后投资1.23亿元进行扩建改造,成立康复医疗中心和特殊教育学校,形成养、治、教、康和社会工作一体化发展的良好态势,获评山东省“三提四优一创”示范标杆儿童福利机构等荣誉称号。做优基层儿童服务队伍,扎实推进山东省“三亮三学三做”儿童主任赋能行动,编发《青岛市儿童主任工作手册》,通过开展儿童主任赋能培训、儿童主任演讲比赛、“最美儿童主任”评选活动,不断激发工作队伍生机和活力。同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运用“困境儿童+儿童主任+专业社工+N(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等)”关爱帮扶模式,将儿童与政府、社区、社会组织之间有效联结。
我市打造的“岛城有爱青情卫童”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品牌,以创新带动服务优化,联合市慈善总会、青岛银行为全市2000余名困境儿童实现总价值100余万元的成长微心愿,服务内容不断丰富、服务对象不断拓展。建立品牌矩阵,指导各区(市)积极开展各具特色的儿童关爱服务活动,将服务内容逐步拓展到精神素养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家庭监护指导等诸多方面上来。
本版撰稿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杨健李茂图片由青岛市儿童福利院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