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艳粉
16岁以上的残疾人,上不了学、出不了门、找不到活干,为解决他们面临的难题,近年来,我市整合政策、机构、资金多方资源,以“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建设为抓手,构建起集日间照料、社区康复、技能培训、文化体育、志愿服务、辅助性就业于一体的集成化服务体系,为残障人士打造全面服务的“残疾人之家”。
今年,我市将建设50个“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列入十大民生实事进行重点调度、推动落实。12月8日,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解到,今年我市已完成新建“如康家园”50个。
让残疾人有更好的生活体验
12月8日,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走进牡丹区吴店镇“如康家园”时,十几位残疾人正聚在一起聊着天、干着活。闲暇时,他们会走进康复训练室进行康复训练,这里还有日间照料中心供他们休息。
“因为身体原因哪儿也去不了,但在这里能正常干活,每月几百元收入,虽然不高却能减轻家庭负担。”在位于牡丹区吴店镇宦庄村的“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中,残疾人张新浩告诉记者。
因自小患风湿性关节炎导致肢体残疾,身体瘦弱的张新浩每天定时来“如康家园”,与其他20多个肢体残疾人一起从事简单的包装、手工等劳动,并享受免费康复训练、日间照料等服务。用他的话说,“在这里进行康复训练,我的身体比以前好多了,也能干一些简单的活儿,减轻了家庭负担”。
牡丹区吴店镇村民孙德虎是一位重度肢体残疾人,无法正常行走,需要依靠轮椅或用手在地上爬行,之前的他整日在家待着无事可做,自从“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建成启用后,他就来此做一些简单的手工活,“这里的活不累,还没有歧视,认识了不少朋友,我们都身有残疾,互相鼓励打气,我对以后的生活充满了信心。”孙德虎说。
牡丹区吴店镇“如康家园”是我市新建的50个“如康家园”之一,占地面积500㎡,设有康复训练室、日间照料室、辅助性就业室、技能培训室、文娱活动室等,各项功能完备齐全。“30多名残疾人在此辅助性就业、康复,我们还对残疾人进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就业的积极性和可能性。”牡丹区吴店镇“如康家园”负责人张含华说,残疾人在这里可以干一些简单的手工活,每个月有几百元的收入,多的能挣1000元左右,基本上可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我们的目标是让残疾人有更好的生活体验,感受政府对残疾人的关爱和帮扶,让更多的残疾人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全市已建成“如康家园”174家
“如康家园”是山东省残疾人之家的建设品牌,其目标追求是让残疾人“如意安康”,为残疾人打造一个让他们融入社会、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家园。为此,我市各县区残联积极推动“如康家园”建设,整合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寻找辅助性就业项目,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服务功能,创建适合自身的运行模式,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曹县康健“如康家园”建设标准高,不仅配置了中央空调,无障碍设施齐全,还免费为残疾人提供午餐。巨野、郓城积极探索适合“如康家园”的辅助性就业项目和文体活动项目,并制订奖励措施,为残疾人打开一条可持续性发展的就业途径。
巨野民生康复医院有限公司“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通过前期的积极调查研究,引进多肉种植,手工制作戒指、项链、耳环,串珠子等适合残疾人的项目。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该公司不仅通过微信小程序促销、限时秒杀等活动出售残疾人亲手繁殖的绿萝、多肉、平安竹、小仙女等绿植,还通过抖音直播这种新颖的方式网上出售。另外,公司还对有直播意向的残疾人进行互联网电商培训,详细讲解电商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激发残疾人对互联网的兴趣。
单县坚持“高位推动、科技赋能、品牌思维、就业优先”的原则,高标准、高质量、高服务的建设标准,将“如康家园”打造成“七彩如康”品牌,为残疾人提供智慧化、规范化的便捷服务模式。
市残联教育就业部主任姚元涛介绍,自2022年以来,我市连续两年将“如康家园”建设列入十大民生实事进行重点调度、推动落实。两年来,市县两级财政投入资金684万元、社会募捐1021.7万元。今年,我市按时间节点分步实施、逐步推进,如期完成了50个“如康家园”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如康家园”建成174家,其中,日间照料人数1082人,辅助性就业1395人,康复服务人数1276人,实现了全市167个乡镇街道全覆盖的目标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