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蒋鑫 通讯员 苑肇波 报道 近日,游客邵文杰在菏泽鲁西新区陈集镇金硕农业产业园采摘葡萄。近年来,陈集镇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农村产业化发展,打造了金硕田园综合体、菏泽牡丹园、狮克农场等多个特色农业基地。采取“党支部+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全镇已有产业园、致富车间、合作社等100余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
□ 本报记者 赵念东
本报通讯员 苏 亚 刘考勇
“咱的葡萄大又甜,多亏了上边派的驻村技术员!”日前,郓城县唐庙镇胡庄村葡萄园里传来阵阵笑声,果农们围着他们口中的“技术员”陈迎春,各自炫耀起自家葡萄的品相和收成来。
胡庄村从一个传统农业种植村到如今远近闻名的葡萄村,是一个接续帮扶的故事。2019年省派第一书记刘天华及省教育厅的团队驻村,带领村“两委”、村民代表多次外出考察,了解到阳光玫瑰葡萄前景广阔,于是采取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模式,利用第一书记带来的帮包村资金在村里推广葡萄种植,并成立了郓城县宣峰果蔬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
“考察的时候,我们了解到‘阳光玫瑰’葡萄的收入极其可观,大家都很心动,这还得感谢刘书记帮我们建班子、出点子,走出了葡萄种植的第一步。但葡萄好吃果难管,栽培管理要求非常高,2020年收成并不理想,经过2021年的种植技术摸索,加上同年9月省农科院‘三个突破’工作组来到郓城,派出葡萄栽培专家陈迎春和团队到俺村现场‘会诊’,当年亩产达到2500斤。点对点指导,挨家挨户跑,今年产量上5000斤问题不大。”胡庄村党支部书记胡宣峰娓娓道来。
“前天下雨都把口扎紧了吧,我在群里千叮咛万嘱咐,这一周是上糖关键期,千万不能让雨水顺枝流进去,今天我再取个样。”“陈老师,您赶紧尝尝,我这两行给葡萄上的奶粉,右边两行上的豆粕,香味真的有区别。”种植户姚爱霞与陈迎春一边交谈,一边顺势塞到陈迎春嘴里一颗葡萄。
“之前是枝条留得过密、冬剪不对路、绿盲蝽没防住,找到了症结,村民们种葡萄的热情很高,很舍得在有机肥上投资,买上好的黄豆蒸熟然后倒入地里当肥料。”陈迎春说。
“2021年,几乎每周她都有三四天在葡萄园里,现场指导、开会学习、建群交流,去年又为胡庄村量身定制了阳光玫瑰葡萄的病害年历、管理年历,按照月份、物候期和主要工作三项内容进行分类,每月该干什么,‘年历’上一目了然,即使她不在村里,村民照样可以正常管理。”省农科院下属的山东省葡萄研究院党委书记赵红军说,陈迎春不仅要把胡庄村的葡萄种好,更重要的是要把带不走的技术留下。
“我家今年套袋量有数,一亩地平均2700个袋,一袋葡萄2斤,一亩地就有5400斤,现在市场行情每斤10元,除去每亩1万元左右的投入,每亩净收入3万多元,我一共种了84亩……”种植户马现宗现场算起了“经济账”。
“阳光玫瑰葡萄最显著的特点是香、甜、脆,耐储存方便运输,通风阴凉处放个把月没有问题,等采摘的时候,把图片、视频往全国的葡萄买卖微信群里一发,全国各地的客商都来了,有的连打包人员都带着,品质好根本不愁卖。”种植户赵化法说。
“所有种植户由合作社统一流转土地,统一建设避雨棚,统一购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提供销售支持,今年我们村种了680亩,估计来年还要扩大规模,村里老百姓都特别感谢第一书记,感谢技术人员。”胡庄村党支部副书记马乃军说。
为进一步提升葡萄销售效益,陈迎春协助合作社注册了“绿源晶”商标,并向农业农村部申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从“卖葡萄”转向“卖标准”“卖品牌”。两年来,合作社葡萄远近闻名,已销往北京、上海、深圳、厦门等大中型城市。
挂职期接续了一年又一年,胡庄村的葡萄种植面积从180亩到680亩,小葡萄最终做成了大产业,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老少爷们、陈迎春以及驻村工作组,他们的笑比这葡萄还要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