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图 本报记者 赵宗锋
3月23日上午,在位于茌平区乐平铺镇小刘新村的信发现代农业产业园草莓大棚,工作人员正忙着采摘、包装。用进口椰糠栽培的草莓吊在半空中,像一个个小铃铛,娇艳欲滴。
工作人员张香红抬手采摘,装满一筐就送到集中包装区。“每天都要摘,现在产量上来了。”她笑着说。
产业园的一座樱桃大棚内,工作人员常兆华的小推车上,是刚采摘的几桶樱桃。这个时节,原本是樱桃上市的空白期,但在这里,依托先进的精准控温系统,实现了人工制造的“四季变换”,实现了樱桃树9—10月休眠,樱桃2—4月上市,填补了国内樱桃市场空白,产业园年产樱桃可达100万公斤,单个大棚年产值超100万元。
“你现在看到的樱桃,每颗市场均价达到10元钱,而且北上广深市场巨大,一点也不愁销路。”信发集团副总经理郭庆东自豪地说。
还是在这个产业园内,鲈鱼养殖棚内十分热闹,负责人宋庆磊撒下一片鱼食后,池子里顿时“沸腾”起来。大大小小的鲈鱼跳跃着,溅起阵阵水花。这里配备了数字智能管控系统,实现了工业化高密度养殖,养殖效率是普通坑塘养殖的30倍。
草莓、樱桃、鲈鱼,三大产业交相辉映,构画出一幅现代农业的“富春山居图”。而“鱼果共欢”的背后,是产业园以工业思维打造的现代设施农业新模式。
在这里,创新利用工业余热对玻璃温室供暖,采摘期比普通玻璃温室延长3—4个月,产量提升4倍。智能化装配式设备实现棚内环境指标信息自动采集,从而达到自动补光、自动卷帘、自动排风、自动喷淋、自动滴灌等,大大节省了劳动力。一体化循环利用技术更是让鲈鱼、樱桃、草莓等三大产业实现水、秸秆、粪污等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现代设施农业什么样?
小刘村党支部书记张玉兵说,现代设施农业是利用新型生产设备和现代化技术,调控温室等保护设施内的动植物生长所需的温、光、水、土、气、肥等环境条件,改善生长发育环境,使动植物的生长不受或者很少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建立动植物周年连续生产系统,实现高效优质生产。
相比大田农业,现代设施农业克服了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不确定性,通过现代化设施和技术,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农业对耕地和水资源的高度依赖。
以樱桃大棚为例,在产业园内,通过精准控温系统,可以实现在6个小时内完成0℃—25℃的转换,也就是说,一天之内可以实现4个“四季变换”。
信发现代农业产业园是我市高扬现代设施农业之帆的一个典型示范。近年来,我市着力实施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更加注重以工业思维抓农业,实现土地、人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推动经营模式创新,大大提升了农业价值链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