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上午,初暖的春天,又被一场北风吹得多了寒意。在莒南县洙边镇岫务行政村东黄埝自然村的一个普通农家小院里,69岁的孙成合坐在门廊里,在编筐盖。原材料是杞柳条去掉芯后压制而成的扁平皮,当地人叫条子;工具是一把剪刀、一个小锣丝刀。
门廊是用玻璃封起来的,阳光穿过玻璃照进来,门廊里很暖和。“我和老伴有空就编。过年了,总要多歇几天,到正月廿二我们才开始编。”孙成合说,“前几天,我们把刚好编了20天的筐盖交了,共760片,一片加工费是1.3元,挣了988元。”
孙成合说,他们夫妻俩编筐盖,他身体好,编得多些。“也不能编时间长了。坐着编,累倒不累,坐时间长了,老是低着头,脖子受不了,胸口也闷得慌。”他说,“编上一个来小时,我就出去走走。”
3月11日,孙成合坐在自家用玻璃封闭的门廓里编筐盖。
编这样一个筐盖,可以挣1.3至1.5至元的加工费。
东黄埝是个只有160户、420口人的小山村,人少地更少,年轻人多外出打工,加上大多数村民家里有板栗园,村民收入还不错。“东黄埝这么小的村子,估计有80多人在家里干手工编制活。这些人中,除了少数年轻些的妇女外,剩下的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岫务行政村党支部书记孙运祥说。老人们所干的手工编制活,不用投资没有风险,又没有污染。
这个村的手工编制,以柳编为主,还有绳编、纸编。小村有4个放货人,他们从临沭县和莒南县板泉镇等地的外贸加工类企业拿来订单,原材料由企业提供,企业提供样品并派人现场教学。放货人把原材料拉进村,发放到各户;各户编出来的东西,由放货人收集起来,送到企业。
63岁的孙成山是其中的放货人之一,他放到各户的杞柳条子,主要用来编筐盖。“筐盖是我们给取的名字,都出口了,外国人叫什么我们不知道。”他说。他一个月把7000个左右的筐盖送到企业,每个筐盖加工费用在1.3元至1.5元之间。
孙成山收上来的筐盖,放在屋里,堆成小山一样高。
为了存放收上来的货,孙运飞把院子棚了起来,成了个大仓库。
天冷、天热时,在屋里编;不冷不热时,在院子里编。原材料轻,春秋天老人们更喜欢拿到街上编,凑在一起,说着话,不耽误手里忙活。
年过60岁、身体都没啥大问题,夫妻俩人在不久坐的前提下,有时间就编,一年挣1万元的加工费,在这个小山村并不是件稀罕事儿。当然,年轻人没事了,也会坐下来编一会儿,但他们只能算是“编外军”。
靠手工编制,这个小山村的老人们,一年能挣来多少钱?至少50万元。说出这个数字的人,包括正在编筐的老人们,在板栗园里忙着的年轻人。“这个数字看着大,分到80个老人身上,分到他们一年的编制中,就不大了。”孙运祥说。一年里,有些老人300天在编制,超过250天在编制的老人占绝大多数。这样算下来,一个老人编一天,能挣20多元钱。孙成山的妻子李正秀说,除了做个饭,如果没有别的活,她一天可以编30个筐盖。
“我和老伴都编,一天能挣40元钱。”孙成合说,“有这个钱,我们两个人吃喝没问题了。每个村都有这样的活,像我们这样的老人,晚年不用愁了。”
“有了柳编、草编、绳编,东黄埝村里的老人有活干有钱挣,全村没有闲人。”孙运祥说。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孙成民 通讯员 杨名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