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组织引领,大户为点、小户为面、点面齐抓的发展方式,通过与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合作,来干规模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事。比如金丰公社创新推出“党建引领 双社联合 壮大村集体经济”服务模式,明确“村”“社”“农”各自职责定位,深度参与农业生产全过程,巧妙解决家庭主体现实和规模经营之间的矛盾,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集体增益、企业增效”,一举多赢。如今,金丰公社“党建引领 双社联合”服务模式已在全国多地推广,农民对农服组织的看法从“拿我的地挣钱”变为“帮我种地挣钱”,农民认可程度大幅提升、土地托管难度大幅降低,很好地解决了农业生产托管“土地整合难”问题。
71岁的王子银是临沂市临沭县卢官庄村村民,他在去年将自己耕种了几十年的近7亩土地入股交给了金丰公社卢官庄村“双社联合”服务站,每年保底收益为5600元,预计还能拿到1400多元的二次分红。“家里人不愿种地,雇人种地又花费太高,以前我一年就种一季小麦,根本赚不了钱。现在把地交给专业的人来种,既省心又能多挣钱。”望着自家的麦苗长势喜人,王子银对这一模式彻底放下心来。
卢官庄村“双社联合”模式实施后,农户除获得每亩800元的保底收益外,利润再由村集体、农户、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与临沭金丰公社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分成。当年,该村粮食种植面积增加6%,单产增幅约15%;村集体增加收入40多万元,农户租金和分红收入达160多万元。
为做好土地整合、服务环节落地等各项工作,卢官庄村“双社联合”服务站派了村干部和党员进行监督。“活干得不好就扣服务费,要保证粮食颗粒归仓,农民和村集体利益不受损害。”卢官庄村党支部书记卢洪本说。在去年的土地整合中,该村通过整理田埂、沟渠等,增加可耕土地100余亩,这让卢洪本高兴了很长时间。“这季小麦丰收,村集体就有钱了,我们要整修道路和农田排水沟,让村里换个模样。”
“小田变大田”,农户集体双增收。金丰公社“双社联合”模式解答了“谁来种粮,怎么种粮”的时代之问,也为共同富裕大背景下的粮食主产区探索了一条乡村振兴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