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客厅灯。”傍晚,山东东营垦利区董集镇杨庙社区居民许建峰下班回到家。
智能灯应声而亮,127平方米的楼房南北通透、窗明几净,智能音箱、燃气自动报警器、湿度智能监测器等小家电一应俱全。几尾红色金鱼在鱼缸里惬意游动,红艳艳的窗花、灯笼和中国结挂饰更添新春的喜庆氛围。
“说实话,变化大得像在做梦。”谈起迁居,许建峰的妻子程兰兰告诉记者。
以前,这家人住在墙壁斑驳、屋顶漏雨的土坯房。“生活相当拥挤,院里的驴一尥蹶子,泥点子都能落进饭碗里。”许建峰的父亲许福华回忆说。
“安居”是杨庙人祖祖辈辈的渴望。黄河万里奔腾,在这里左转弯近90度,进入了一条长达30公里的“窄胡同”。村民饱受洪灾和凌汛之苦,从滩区搬迁到5米多高的房台上居住,形成“房台村”。
2013年起,东营市对66个“房台村”启动住房拆迁改造工程,建成杨庙、龙居、胜利3个社区,其中杨庙社区共建设楼房1446套,安置5300多名群众。2016年,许建峰一家只花7万多元就住进了宽敞舒适的楼房。
记者看到,现在社区里通了公交车和校车,能“一次办好”的便民服务站,还有幼儿园、卫生室、健身房、电力彩虹驿站……“社区网格员‘心贴心’服务,我们从心里就感到踏实。”程兰兰说。
实现了“安居梦”,群众更有干劲。“如今,我在油田单位工作,妻子在社区塑料编织合作社干活,父亲做绿化养护,母亲闲时在社区草编合作社和果蔬种植合作社帮忙,全家一年收入十七八万元。”许建峰告诉记者。
许建峰提到的草编合作社是杨庙社区成立的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近年来,社区创办培育了草编、果蔬种植等6家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帮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创业。
春节刚过,社区里的金岸草编工艺品加工专业合作社就热闹起来,71岁的罗增勤边和邻居聊天边制作屏风。
罗增勤告诉记者,她编屏风一个月能赚六七百元,加上每月240多元养老金,日子吃喝不愁。今年,她还用草编赚来的钱给孙辈们包了“大红包”。“自己劳动赚的钱,花着格外自豪。”她说。
董集镇副镇长、杨庙社区党委书记张麦荣介绍,社区成立了股份经济联合社,11个村抱团发展。2022年新建了27座高标准设施农业大棚,打造总占地近2000亩的生态果蔬种植园、采摘园。
“我们还联合开发了研学旅游、粮食烘干等14个富民项目,累计带动社区增收100多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3年翻了一番。”张麦荣说。
据了解,黄河滩区居民迁建目前已全面完成,工程累计投资371亿元,建成外迁社区、村台社区55个,改造提升旧村台99个。至此,60万名滩区群众终圆“安居梦”。
在杨庙社区广场的露天舞台上,居民自发组建的秧歌队、锣鼓队正排练元宵节目。欢声笑语中,72岁的潘学武兴致勃勃向记者展示新创作的“三句半”:“杨庙社区好幸福,衣食住行大变样,天天都像在过年——真棒!”
(新华社济南2月4日电 记者 袁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