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房产    娱乐    企讯    女人    财经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页 > 资讯频道 > 一线故事 > 正文
   

盐碱地上的“中国海蜇第一村”

2022-12-30 15:09:21  |  来源:  |  作者:  |  阅读:  字号: T   T
 

  本报记者 姜斌

  本报通讯员 贾海宁 李祥孔

  “大家麻利点,这600桶进口海蜇装完后,马上发往天津……”临近年底,在滨州市沾化区冯家镇王尔庄海蜇市场,十几个装卸工正在忙碌着往货车上搬运加工好的海蜇。作为全国最大的海蜇集散中心和国际海蜇贸易基地,沾化王尔庄被称为“中国海蜇第一村”。每天来此市场交易和往来运输的客商、车队熙熙攘攘,络绎不绝。

  举目是一片白花花的盐碱地,土碱水咸,风一吹满嘴咸味,粮食收成寥寥无几,地理位置偏僻,这是20世纪90年代王尔庄村的真实状况。穷则思变,1990年,沾化沿海海蜇大丰收,外地海产经销商以低廉的价格收购海蜇,一转手就能赚好几倍。王尔庄人发现了新商机,说干就干,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村民们从海蜇的矾制、腌渍起步,逐步摸索。

  散户经营,生产规模小、销售渠道少,并且缺乏品牌支撑,交易价格低等现状,让王尔庄村海蜇业户进一步认识到,唯有抱团发展,才能形成抵御外部风险和竞争的合力、推动海蜇产业取得更大的发展。

  1992年,王尔庄海蜇批发市场筹资建成,有商铺84间。随着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沾化周边海域的海蜇产量渐渐不够了,商户就出国到盛产海蜇的地区采购,加工后再销往全国各地。采购范围拓展到印尼、墨西哥、巴基斯坦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有不同种类海蜇37种,固定销售客户2000余家,销售范围辐射全国各地。海蜇加工业户生意火爆,外地客商络绎不绝,这里的海蜇“买世界,卖全国”,逐渐成为响当当的“中国海蜇第一村”。王尔庄人的海蜇致富路越走越远,从国内跑到国外,村里有出国护照的村民多达40余人。

  “去年,我们的海蜇市场交易量达3万余吨,年交易额超12亿元,真正成了村集体和村民增收的钱袋子。”见证了海蜇产业发展的王尔庄村党支部书记田明利说。

  为给海蜇产业发展增动能、添后劲,2022年初,王尔庄市场升级改造项目提上议程,新市场预计投资4000万元,总建筑面积12060平方米。自开工以来,项目建设按下加速键,一排排崭新商铺主体拔地而起。“眼瞅着市场的商铺主体工程已经建成了,我们已经与党支部签了合同,明年5月就能重新进驻了!”商户田明虎激动地说。

  升级改造后的市场,将成立以王尔庄村党支部为主导的海蜇市场监管委员会,以“党支部+”的形式,实现海蜇标准化、统一化经营,引领品牌打造、电商发展、产品研发多点突破,实现市场年度产值突破15亿元大关。

  “我们将整合全镇海蜇加工、电商、物流等多方资源,全面优化升级海蜇产业链,依托王尔庄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蹚出扩大就业群体、提高群众收入、增加村集体收益的新路子,聚力打造乡村振兴‘海上冯家’样板。”冯家镇党委书记郑秀辉说。

我来说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河口区:抢抓农时备春耕 田间地头忙育薯
下一篇:山东惠民:烂泥湾逆袭成“聚宝盆”
 
0
 
 
 
 
推荐资讯
临朐大樱桃:做好一份“甜蜜事业”
临朐大樱桃:做好一份
威海中心城区冬天灯展正在火热布置中
威海中心城区冬天灯展
用上黑科技 大樱桃寒天上市
用上黑科技 大樱桃寒天
“一勺米”聚“百家情”
“一勺米”聚“百家情
 
栏目最新
栏目热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山东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