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8点,在济南市历下区大明湖街道宽厚里的一间炸货铺里,小杨在后厨开启了他充实的一天。氤氲的水蒸气把脸熏得红彤彤的,小杨正熟练地制作着手中的食物,时而用肢体动作与同事们比划交流着,这是他上岗后的工作日常。小杨是一名听障人士,今年8月,他通过历下区残联和区聋人协会搭建的就业招募平台,找到了一份收入可观的工作,现在,每天跟同事们一起忙活成了他最开心、最幸福的事儿。冬日的济南寒意渐浓,但在小杨工作的炸货铺里却是格外温暖。这份温暖既来自于小杨忙碌而充实的工作,又源于内心满满的踏实与快乐。
“有工作、有收入,走出家门、忙活起来。”是小杨和他的伙伴们心中最期盼的事儿。“听障人士是具备就业能力的,而且他们做事专注,理解能力、动手能力都很强,完全能够胜任那些操作相对简单、易上手的工作岗位。我们走访了一些小吃、餐饮店等符合残疾人就业条件的商户和企业,看看能不能给聋人提供比较适宜的岗位。”历下区残联“泉润助残”志愿服务队副队长李振宇介绍说,更有不少爱心企业主动联系历下区残联,自发参与到这场温暖行动中去。
同时,历下区残联还通过区聋人协会组建了历下区听障人士微信群,“和企业商定后,我们就第一时间在群里发布招募信息,有意向的就可以报名应聘了。”小小的微信群,成了听障人士们互相交流、相互帮助的大家庭,在这里,他们用文字相互鼓励、彼此陪伴、抱团取暖。
如今,通过残联搭建的平台,像小杨一样的听障人士成功地应聘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在有了一份可观收入的同时,和同事一起工作,为顾客提供服务也让他们感到充实又快乐。“为了让他们能够更快地融入到新环境中去,我们也联合商户对他们进行了细致的上岗培训。”街边巷口的炸货铺里,上岗仅一个月的听障员工们已经对后厨备餐的大小事了如指掌。下油,炸至金黄捞出,裹满古法酱料,撒上调味干粉,装盒。“小吃制作流程很简单,残疾人伙伴不仅能够快速上手,还能实打实地掌握一门手艺,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为了提高订单信息的传递效率,他们还主动与同事发明了一套专属小动作,“指指头发就是单品老豆腐,指眉毛就是玉米卷,指眼睛便是炸年糕,手指头一二三四就代表了不同套餐……”他们虽听不见、说不出,却能用动作表达情绪,传递温暖,忙前忙后中大家伙儿很快就熟络起来了。
凛凛寒冬,仍能沐浴“暖阳”,一份工作,对听障人士们来说不仅意味着稳定的收入,更是一份归属,他们不仅体会到了劳有所获的成就感,也感受到来自社会大家庭沉甸甸的温暖与力量。
闪电新闻记者 段嘉琪 历下区融媒体中心 李一唯 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