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房产    娱乐    企讯    女人    财经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页 > 资讯频道 > 一线故事 > 正文
   

她从地瓜中发现“致富密码”

2022-12-06 09:53:51  |  来源:  |  作者:  |  阅读:  字号: T   T
 

  特约记者 刘明照

  “今年到现在,做地瓜干已经一个月了,一直没停下来,卖得还行,也没压货,产多少卖多少。”王彦一边整理着地瓜干,一边介绍道。从2005年开始,她做地瓜干生意,到今年已经是第17个年头了。十几年来,从地瓜行业的“门外汉”到“行家里手”,王彦经历了创业的艰辛和不易。从最初的赔本,到现在年销售额300多万元,王彦实现了从一名“家庭主妇”到“赚钱能手”的人生转变。如今,她的“地瓜生意”,直接带动当地数百家农户种植红薯实现增收,带动40多名农村妇女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加入地瓜生意“大军”

  17年前,在五莲县潮河镇后魏家村,26岁的王彦和丈夫魏本新刚刚成立家庭不久,他们看到老少爷们利用冬闲时节,把地瓜煮熟,然后切成片,在家里晾晒地瓜干,转手卖给来村里收购地瓜干的外贸公司,一个冬天就能够赚个千儿八百的,这让他们看到了一条“致富之路”。于是,小两口就决定,加入地瓜生意“大军”,说不定,不用外出打工,也能挣到钱,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那年是2005年。

  “在这之前,我们也想着出去打工,虽然省心省力,也不用操心,干完活就行了。但是常年在外打工,家里的老人照顾不了,孩子也没法管,抛家舍业的,也不是长久之计。农村虽然条件差点,但是仍然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王彦介绍,当地一直有种植地瓜的传统,山岭地种出的地瓜,不仅个头大,而且吃起来口感也好,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

  “我一直有个梦想,那就是要有自己的事业。干事业,就得脚踏实地,当时想过出去打工,也想过赶集卖货,想过开生活超市,还想过养殖、种植,但最终我从地瓜中看到了一线商机。”王彦说,为什么选择在地瓜这个行业呢?首先是自己村里就大量种植地瓜,这是当地的土特产,量大质优。再一个就是,多数人都是梦想“外求”,向外走,离开农村,到外面的世界寻找梦想。其实,农村也有广阔的天地,她觉得立足实际,脚踏实地,从自身出发,梦想“内求”,实现梦想更实际一些。

  “当时学着做地瓜干,没什么经验,我结婚之前在家里也没干过,哪里会做这个呢?开始做的地瓜干,质量都不是很好,卖不上价钱。后来慢慢就学会了。”王彦介绍,先看后学,加上慢慢实践,很快就掌握了地瓜干的制作、晾晒技巧。这个活儿,不是什么高科技,只要把地瓜煮熟,切片的时候,掌握好大小,厚薄均匀,然后在太阳下晾晒到干湿程度均匀就可以了。

  “2005年前后,最火的时候,俺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做地瓜干,秋收过后,你来看看农田里全是晾晒的地瓜干,一片一片的,空气里都是诱人的地瓜香甜味,阳光下地瓜干金灿灿的,非常壮观。一个冬天,一个农户靠卖地瓜干,就能收入万八千的。”王彦说,正是这种家家户户做地瓜干的氛围,让她看到了一条“致富之路”。那些来收地瓜干的外贸公司,把地瓜干出口到了韩国、日本等国家,这也让她坚定了在地瓜中寻找“致富密码”。

从一个人干到带动一群人干

  “刚开始干那会,我都不知道地瓜还有品种之分,不过这不是什么难事,看看就知道了。做地瓜干,一般是在秋收后才开始干,也就是在地瓜从地里收获之后,才开始做,一年能干三个多月的时间。”王彦介绍,在最初的那几年里,村民们都是单打独斗,自己去收地瓜,自己上锅煮地瓜,自己晾晒,由外贸公司收购。村民们不用考虑销售的问题,只管做好地瓜干就行了,比较省心。

  “这样的好日子,没持续几年,到了2008年就结束了。那时候,很多外贸公司倒闭,再也没有人来收地瓜干了,只靠三三两两来村里买地瓜干的客户,完全支撑不了全村一年生产几万公斤的产量。后来村里大多数加工户都不干了,仅剩下二三十户人家还在坚持着,自产自销。到了2015年,全村仅十几户还在加工地瓜干,产量不到5000公斤。”王彦介绍,加工户只懂得制作,不懂得销售,有产量,没销量,极大地制约了地瓜干产业的发展,几乎处于停滞的状态。

  “我觉得,以前卖得好,现在应该也能卖得好。之所以卖不好,是因为没有销量,没有客户。只要解决了客户和销量的问题,地瓜干这个行业应该还是不错的。”王彦说,找到了问题之所在,她就不断地思考解决办法,最终她觉得,地瓜干加工制作农户,应该团结起来,也就是抱团发展,从“单打独斗”变成“集体作战”,统一品质,销售。有负责质量的,有负责销售的,这样才能改变低迷现状,提高销量,让加工户有活干、有钱赚。

  “当年,我就找到俺村仅剩下的十几户地瓜干加工户,和他们说了我的思路,成立魏家薯干专业合作社,统一地瓜干的制作工艺,统一价格,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并注册商标,我的想法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王彦介绍,按照合作社专业化操作模式运行了一段时间后,慢慢地又打开了市场,十几户合作社成员都尝到了甜头,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当年,地瓜干的产量提升了6倍,销量同步增长,收入翻了几番,让他们看到了“致富路”上的曙光。

  “成立合作社后,销量上去了,产量却跟不上了。当时的生产技术比较落后,就是采用传统的方法,水煮地瓜,日晒瓜干。这种传统方式生产,很受自然环境的限制,看天吃饭。天气好的时候,就得加紧生产晾晒,遇到连续阴天,就得停工歇产。传统的露天环境下晾晒,又极易让地瓜干上沾染灰尘,无法保证地瓜干的品质。”王彦说,这种传统的加工制作方式,又限制了发展,必须得对传统的制作方式进行改良,提高产量和质量,才能跟上市场的需求。

  “我先后去了临沂、青岛以及莒县等地瓜干加工制作的厂家进行了考察,学习人家的长处,回来后我就投资30多万元,建设了烘干房,还购买了电炉,全面改进传统加工制作方式,提升地瓜干的品质。”王彦介绍,单说地瓜蒸煮这个环节,就先后改良了多次。以前是“水煮地瓜”,后来是“大锅蒸地瓜”,现在是“电炉蒸地瓜”,这样不仅效率高,而且还节省了人工成本。

  “地瓜干的品质,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晾晒。传统方法就是露天阳光晾晒,因为是露天晾晒,全靠阳光和天气,无法保证产量和质量。阴天、晴天,风大、风小,这些因素都影响着地瓜干的质量。比如说,如果是晴天无风的日子,露天晾晒8个小时成品,那么晴天有风的日子,可能只需要晾晒6个小时就可以了。”王彦说,正是因为天气的不确定性,她才建设了烘烤车间,把“露天晾晒”变成“车间烘烤”,这样就不受天气因素的影响,一天24小时都可以烘烤,极大地提高了产量,而且地瓜干的口感也得到了保证。

  “现在我们不愁了,因为统一销售,统一品牌,很多加工户都改行了,现在成了种地瓜大户。这几年,我们还对地瓜种植户进行技术指导,统一品种,统一收购,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王彦介绍,现在自己村里的地瓜产量远远满足不了地瓜干的制作,她还到周边数十个村庄进行收购,一年存储鲜地瓜50多万公斤,直接解决了地瓜种植户的销售问题。

搭上电商的快车

  “每天都有‘网红’来现场直播带货,有常年合作的‘网红’,也有来考察的‘网红’,销量最多的时候,一天能卖5000多公斤。你看我这边雇佣了40多个人,每天不停地生产,还供不上他们卖货。现在没有库存,产多少卖多少。”王彦说,这些加工制作地瓜干的工人,都是村里的家庭主妇,她们在家门口上班,每个人的工资是一天120元左右,男工体力活重,每天200多元。根据岗位不同,这些人每个月能领到3000元到5000元不等的工资。

  “我用的地瓜是蜜薯,做好的成品地瓜干,散装的1公斤是24元,带包装的1公斤是26元,包邮1公斤是32元,2.5公斤起发货。我们做的地瓜干,是用传统工艺、现代技术,口感比较好,大人小孩都能吃,老人也能咬得动。这就是烘烤的好处,如果是露天晾晒,口感就比较硬,无法统一标准。”王彦介绍,如今客户遍布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各大中城市,在济南、青岛、潍坊等省内城市,更是非常受欢迎,而且回头客比较多,一般不愁销路。

  “这几年来,电商发展迅速,直播带货比较火,我们也在电商平台成立了网店。正是通过网络销售,让我们的地瓜干走出了五莲潮河镇后魏家村这个小山村,卖到了全国各地。”王彦说,专业做地瓜生意17年,她感受到了生活的不容易,也让她感受到了市场的变化起伏。做生意,就得跟得上时代的步伐,不断调整自己的思路,如果不改变自己,不改变生意的模式,死抱着传统不放,那终将会被市场淘汰。这思想观念,适合每一个行业。

  “每年,其实就干100多天,从十月份开始,一直干到腊月底,3个多月的时间,能够生产地瓜干20万公斤左右。这几年卖地瓜,卖地瓜干,一年入账大约300万元到400万元之间,没具体算过。除去人工、水电、房、损耗等,能挣个几十万元吧。”王彦介绍,做这个行业十几年,工人工资从每天60元,涨到了现在的每天120元,水电、运输等成本也在不断地增长。地瓜的市场价格,也在不断变化,每年都不一样,这些都是隐形的成本。

  “现在很多想直播卖货的‘网红’都来找我,他们网上销售的价格也不统一,这就很容易影响产品的市场形象。我们成立的网络旗舰店,就是想统一品牌形象、统一价格,让更多的人品尝到我们生产的地瓜干。”王彦说,目前,已经办理了SC食品生产许可证,这样就会进入更多的电商平台,通过各大电商平台,地瓜干产品会卖到更多的地方。

  “我觉得农村确实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我们做的是地瓜生意,卖的是‘传统味道’,卖的也是‘回忆’‘乡土’‘乡愁’,这些‘土味’元素是地瓜干卖得好的前提,我们把它做成了休闲食品,如今又搭上网络电商,这确实是我们做成功的因素之一。”王彦介绍,在做好地瓜干的同时,她还开发了地瓜煎饼、地瓜粉条,也都是围绕着地瓜做文章,采用传统工艺,以“传统味道”“纯手工”“乡愁”为卖点,销量也是不错。

我来说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荣成:志愿服务传递文明风尚
下一篇:七年来,他坚持带着盲妻清扫街道
 
0
 
 
 
 
推荐资讯
共富车间助力群众就业增收
共富车间助力群众就业
宁阳:持续壮大林果产业 多点发力点亮绿色经济
宁阳:持续壮大林果产
“青衿致远”实践团参观走访青岛汉缆股份有限公司
“青衿致远”实践团参
种下“牧草绿”,治愈“盐碱白”
种下“牧草绿”,治愈
 
栏目最新
栏目热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山东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