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浩奇
本报通讯员 马扶坤
近日,梁山中集东岳车辆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全国优秀农民工、济宁市首席技师,电焊能手李敬海挥舞焊枪,焊花四溅,巨大的专用车骨架被一点点焊接起来,身边围满了向他学习焊接技术的员工。
“他为公司培养焊接员工100余人,其中30余人取得了高级焊接证书,培养的青年员工在各自岗位上均已成长为技术骨干。”该公司总经理徐宝国对李敬海竖起大拇指。
技能人才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梁山县把技能人才的培养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紧盯产业需求精准施策,优化培育评价、激励机制,打出一系列人才培育与提升“组合拳”。
在政策指引下,梁山县涌现出一批批像李敬海这样的高技能人才。梁山县注重在农民工中选拔高技能人才,实施梁山好“焊”人才培训工程,累计开展焊工培训2万余人次,许多农民工通过技能培训变成了技术骨干和产业工人。
“根据市场用工需求,我们组织企业开展岗前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新型学徒制培训等行动,满足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按照‘培训—就业—跟踪—服务’的思路打造梁山好‘焊’劳务品牌。”梁山县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丁清源介绍,今年6月份,梁山好“焊”劳务品牌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公共就业服务成果,并参加人社部、国家乡村振兴局举办的第一届全国劳务品牌展览。
“人社部门想企业之所想,通过技能培训、自主评价等方式,近两年来,为我们企业增加技能人才80多人,缓解了企业需求,现在的政策真好!”山东水泊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负责人刘燕华感激地说。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梁山当地缺少高校资源,缺乏“高精尖”人才,校企合作就成为引进高端人才的重要手段。梁山县采取“内培”与“外引”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多领域多层次人才队伍。
今年3月,山东水泊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与华中科技大学达成深度产学研合作协议,引进院士团队6人,合作成立“智能焊接装备技术联合实验室”。实验室以专用汽车核心焊接工艺智能装备为突破口,发掘“AI+工业互联网”新势能,打造全国首家专用汽车领域智能焊接数据中心以及“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研发基地,带动地方专用汽车“数+智”产业化升级、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发展和人才培养。不仅如此,去年山东水泊焊割职业技能技术培训学校挂牌,搭建起新的校企合作平台。
今年7月,济宁市专用汽车产业首个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落户梁山县杨嘉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的建立还可以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助力企业研发工程作业车辆和特种作业车辆等新产品,填补梁山县专用汽车产业空白,实现差异化发展。”该公司总经理毛雪亮介绍,在基地的助力下,预计2023年底,公司可申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
为吸引更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秀人才,当地政府通过人才引人才、人才培养人才,不断充盈人才库——出台了《梁山县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政策,对引进人才的方法、程序、管理、待遇给予了明确规定,在住房租赁、亲属随迁、子女入学、职称评定等方面开通绿色通道,消除了引进人才的后顾之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