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青岛市即墨区与城阳区交界处的云桥村,制香历史已经有300多年,这门老技艺目前已经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最鼎盛的时候,村庄里足有上百户村民制香,可谓家家户户“香”遇佳节。然而随着市场需求的减少和机械化制香的兴起,如今只有四五户村民依然在用古法手工制香,他们被大家称之为“制香工匠”,为传承老手艺而努力坚守。随着春节临近,居民用香数量增多,有着制香传承的云桥村,再次迎来一年中最忙碌的季节。
世间的声音可以留存,图像可以传世,唯有香气不可留。为了能把中国的香文化传承下来,云桥村里几名老手艺人一直在坚守,让人高兴的是,现在有年轻一代已经从老一代手中接过了这门老手艺。该村60岁的制香艺人于志启介绍,手工制香以中国传统香文化为承载依托,坚持以天然纯正的原料制作,享受指尖下诞生美好香气的过程,是充满创造与诗意的。云桥村因此也有了一个“制香村”的美誉。
15岁就跟着父辈学制香
1月7日,冬日的阳光暖暖地照在于志启家的小院内,随着微风吹过,阵阵清香扑面而来。记者走进小院看到,于志启正和老伴忙着给客户赶制一批香。
于志启告诉记者,他制香已有40余年,是云桥村“资历”较深的制香户。他从15岁起就跟着父辈学制香,经历了为人夫、为人父的改变,唯一没有变的就是在家手工制香的活儿。每年冬季到来年初春这5个月里,是“云桥香”的制作销售旺季,也是他最忙碌的时候。
“手工制香是一门老手艺,在制作过程中,尤其是在配制原料的比例上很难把握,全靠经验和手感,水分多了会发霉,干了更不行,甚至会导致难以成型。”于志启介绍,小时候看似在学,其实只是在那个环境里不停地做。真正要掌握这门手艺,就要吃透家族代代传下来的经验。因为他从小学习这门技艺,所以就有了几十年的制香经验,只要一看一摸,基本上就能掌握得恰到好处。
于志启告诉记者,根据相关资料记载,香文化在中国传承了数千年之久,开始源于祭祀文化这种说法,后来演变成多元化的香文化。可以说,中国香文化是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种表现形式。但在制香工艺方面却有着比较大的分歧,有人讲要与时俱进,大力发展机械制香;也有人说要保护好传统手工艺,提倡手工制香。不管怎么说,老祖宗留下来的手艺,就要想办法传承下去。
5个月就能进账10万元
许多人平时经常用香,但并不知道香到底是用什么原料、如何制作而成的。于志启介绍,制香的主要原料是木屑、榆树皮、花生皮等易燃物,把这些原料打成粉末,加入香料、色素等,用热水均匀搅拌后,再放入专用机器,通过布满孔眼的输出口挤出来,然后晾干即可。根据加入的香料(植物香料、化学香料等)区分香的品级,有些高档香还会在上面印字。
“除了开水烫榆树皮面这道工序之外,搅拌、制作、晾晒、包装也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制香受季节性约束,一年中春天只能做两个月,而冬天则是3个月,这5个月里也是老手艺人最忙碌最辛苦的时刻。“我的产品几十年来质量始终如一,只要做出来就不愁卖。再一个咱是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春节前卖得很红火,客户也都很固定,都是今年来拉香,再订明年的货。”于志启说,从原料采购到加工制作再到成品包装,“云桥香”的制作技艺共有8道工序,包括粘香、晒香、包香、染香等。整个过程看似简单实则繁琐,极需耐心。
村民于先生介绍,年前这段时间,制香人每天一早就开始干活,首先要烧好开水,这样一上班就可以直接烫榆树皮面。一天制香200斤,光是开水就要400斤。简单估算一下,一斤香大约有400支,一家一天能生产200斤,差不多日制香8万支。虽然制香工艺繁琐又劳累,但是这5个月的收入也比较可观,估算一下能有10万元的收入。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康晓欢通讯员张涛摄影报道视频剪辑刘宇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