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印象中,大棚瓜菜一般扎根在泥土里,但在寿光北部的双王城生态经济发展中心,许多村庄的村民靠勤劳和智慧在盐碱地上挖出土沟,将炉渣和沙子混配好后填进去作为基质,用无土栽培技术种出高品质西红柿,远销全国各地,不但改善了当地生态,还鼓了百姓的钱袋子。无土西红柿是怎么种出来的?效益如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日前赴双王城一探究竟。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孙希明
盐碱地里填炉渣沙子 滴灌营养液种西红柿
“栽种前,先从盐碱地上挖出数十厘米深的土沟,将混配好的炉渣沙子填进去,这就是种植土。”站在自家硕果累累的大棚里,寿光市双王城生态经济发展中心卧铺村菜农侯相军说,这只是个基础,还要配套滴灌设备,才能保证营养液充分被植物吸收。采用滴灌营养液方式,冬天大棚里湿度小、病虫害少,基本不用农药除虫,所以长出的西红柿口感好、硬度强、耐储存运输,“以前营养液的主要成分是无机盐,现在加入了有机物,结出的果实口感、品相都比以前好”。
“我们南木桥村是双王城最早发展无土栽培西红柿的村,当年也是受三元朱村推广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影响,前辈们大胆尝试,创造了这个技术。”据南木桥村党支部书记马庆祥介绍,无土栽培具有成本低、病虫害少等特点,他们村20多年前建起第一批冬暖式蔬菜大棚,目前达200多个,当时填上的炉渣沙子仍在使用。“每次换茬定植前,只需用自来水将种植土冲洗一下即可,非常简单。”
西红柿成为“摇钱树” 促进分拣等行业发展
“一年能种两茬西红柿,一个大棚的产量有10多万斤,这几年平均价是两元多一斤,一个棚毛收入20多万元。”侯相军说,家乡土地盐碱度高,原先人们主要种棉花或玉米等,一亩地收入才几百元。最近几年,政府引导群众大面积种植无土栽培西红柿,让他们尝到了发家致富的甜头。
“侯相军是卧铺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靠种西红柿发了家,他拿着100万元现金到寿光城区买楼轰动一时,带动更多村民转向高效农业。”双王城生态经济发展中心的范华荣给予侯相军高度评价。她说,大棚蔬菜让种大棚的农民挣大钱,还促进了分拣、包装和物流等行业发展,为部分富余劳动力在家门口提供了挣钱机会。
设施和品种升级换代,也助力双王城农民丰产丰收。记者在侯相军的大棚里看到,随处闪耀着智能化的光芒,比如智能控温设备由感温接收器接收到温度数据后传送到降温机,降温机根据数据设置自动调节大棚内温度。自动卷帘机、自动放风机、自动打药机等,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提高了蔬菜产量和品质。
“两年前,村干部带头种植水果西红柿,虽然产量低,但比传统品种价格高、上市早,每斤能卖6元多。去年底收完西红柿后,我们又种甜瓜,口感特别好,每斤卖到9元。”南木桥村村民马庆祥自豪地说。
建设大棚前期投资大 政府引路并大力支持
“村干部和发展中心领导都发动群众种大棚,我们村的大棚从原先的几个增长到50多个,参与者40多人,今后会更多。”侯相军说,“从流转土地到修路,从组织蔬菜管理技术培训到打深水井,村两委和发展中心,以及农业部门都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没有他们引路,老百姓们可能还在过苦日子呢”。
“建大棚主要是前期投资大,一下子拿出几十万元来,对于大部分村民来说都有难度,也有很大顾虑,多亏政府出面协调,提供了低息或无息贷款。只要管理到位,保证产量和质量,两年多收回成本没问题。”侯相军称。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双王城生态经济发展中心依托南木桥村的成熟经验和技术,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蔬菜大棚建设力度,从卧铺村等落后村庄突破,带领农民外出学习,解放思想,根除小农意识,出台扶持政策,大力培育无土栽培西红柿产业,许多村庄的冬暖式蔬菜大棚陆续实现零的突破,推动农村从低收益棉花种植向温室大棚种植进军,拓展强村富民之路,目前双王城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无土栽培西红柿生产基地。
同时,他们狠抓质量提升,确保产品绿色无公害,2020年双王城无土栽培蔬菜专业合作社入选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无土栽培西红柿产业后劲十足,昔日生态脆弱、贫穷落后的盐碱地正成为乡村振兴的示范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