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硕士毕业后干什么工作?”前几年,面对亲朋好友的提问,王亚菲总是幽默地说:“在青岛种地。”
种地,的确是王亚菲选择的工作。2017年硕士毕业后,他一头扎进盐碱地里,天天与海水稻为伴。
10月下旬,山东多地海水稻开镰收割,王亚菲所在的青岛城阳区上马街道基地5000亩海水稻也迎来了丰收,这是他一年中最兴奋的时刻。
“以袁老为代表的那些一生从事水稻研究的前辈,他们心中所念的就是水稻事业、国家的粮食事业,这也正是我以后要走的路。”王亚菲说。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许建立 高广超
试验田很争气
10月28日,潍坊海水稻三产融合示范基地传来“亩产创新高”的好消息,这也让身在青岛的王亚菲感到兴奋。
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桃源河畔,袁隆平院士青岛海水稻团队在城阳举行海水稻收割测评会,经现场实打收割测评,编号为YC2003的水稻品种亩产580.06公斤,编号为YC2009的水稻品种,亩产达到779.1公斤。两个品种的测产结果都比去年有所增长。
在测产现场,王亚菲负责全过程的记录和计算。当专家确认测产数据后,王亚菲非常激动。试验田里的海水稻如此“争气”,跟兢兢业业的团队密不可分。
王亚菲介绍,今年的海水稻亩产比去年高,城阳盐碱地的改良已进行了3年,“从秧苗的繁育到水土墒情分析,我们做到了更加精准,增产都在5%以上。”王亚菲边说边掂了掂沉甸甸的稻穗。
王亚菲出生于1990年,是标准的“90后”。2017年,他从青岛农业大学硕士毕业后,便加入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现在负责城阳上马基地海水稻的种植、大田管理等工作。他带领的11人团队里,大多数也是“90后”。
城阳上马盐碱地稻作改良示范基地位于桃源河畔,由于之前海水倒灌,河岸两侧的良田盐碱化严重。
“种海水稻前,这里全是不长庄稼的荒地,被大片芦苇、建筑垃圾覆盖。”在海水稻基地干活的李保贵,指着稻田里偶尔长出的芦苇说。今年60多岁的李保贵是上马街道刘家社区人,对这片曾经的荒滩印象深刻,对于这群天天在田里忙活的青年人,李保贵一边感慨,一边竖起大拇指说:“荒滩种起海水稻,也给村民们带来了希望。”
虽是种植基地的负责人,但王亚菲干起活来比老农民都猛,从插秧耕作到测产收割,每个环节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从一千亩到五千亩
谈起潍坊海水稻基地,王亚菲并不陌生。刚开始进入海水稻团队时,他主要进行育种研发,包括海水稻种子筛选、区域测试等,后来到了基地一线。2019年,他在黑龙江大庆从事田间后期管理。2019年,潍坊海水稻刚起步试种1000亩时,他被分配到潍坊从事大田管理。2020年王亚菲又回到青岛,负责城阳种植基地,2021年基地内海水稻种植面积达到了5000亩。大田管理从1000亩增加到5000亩,这么大的面积,这些年轻小伙子能行吗?王亚菲坦言:“这没什么,面积越大,智慧农业反而发挥得更好。”
出生于1995年的李晓东是青岛崂山人,2018年加入海水稻团队,负责工程方面,曾去过河南、内蒙古的种植基地。“我负责的东西一般铺设在地下。”走在试验田边,李晓东还有点大男孩的感觉。
1989年出生的宋涛负责稻田信息技术,数字农田AI基站是他的“责任田”。
王亚菲介绍,他们种地最大的法宝就是技术,城阳基地从2018年开始盐碱地改造,后来又成立智慧农业创新中心,“我觉得我们这一代种地,跟以前完全不一样,很多场景能实现无人化种植管理,土地监测系统能控制温度、湿度。水不足了补水,温度低了补温,整个过程很精细。”
在王亚菲看来,搞智慧农业,海水稻非常合适。因为很多示范基地一开始便是不毛之地或低产土地,开垦后,千亩、万亩连成片,农业设备更容易实现智慧模式,既减少了人工成本,数据信息获取也更加及时准确。可以说,人干得少了,机器干得多了。
与家人讨论最多的是“种地”
毕业后为什么会选择种地?对这一问题,王亚菲没少跟父母讨论。
“你的专业选得不好,种地有啥好。”对家人的想法,王亚菲很理解,毕竟熬到研究生毕业不容易,自己很多同学去了科研院所、实验室,而自己却是去种地,父母有点想不通。
不过,对于这份种地的工作,王亚菲也有着自己的理解,“作为一名农科生,我心中的智慧农业,跟传统农业完全不一样。”亚菲指着远方的田野说:“让荒地、荒滩长出粮食,我觉得这件事很酷。”
“我小时候跟着父母在田里割麦子、掰玉米,效率很低。现在干农活反而简单了,一台收割机一天能收至少100亩,还能边收割边脱粒;撒化肥也有专门设备,一天能撒三百亩,还撒得很均匀;一台播种机,一天能播百十亩地。这样高的效率,还需要那么多人工吗?”王亚菲介绍,现在城阳基地的盐碱地已通过国土部门认定,土地达到耕地标准,研发团队计划在秋收后,开始种植小麦,有望实现稻麦两季双丰收。
王亚菲说,他的职场在田地里。现在,他一家住在城阳区,开车上班只需要20多分钟。王亚菲介绍,2020年5月,孩子出生时正赶上农忙,他在医院里只陪了妻子三四天。妻子对此也有些情绪,挣钱不多,还不能顾家,而且在田里工作,天天一身土、两脚泥……说起这些,王亚菲的眼圈有些泛红。
“常想起那位可爱的老头”
“从事农业工作要有恒心,要发自肺腑地爱这个行业。”王亚菲说,看着海水稻长得这么好,感觉所有付出没有白费,再回头看,那些风吹日晒的日子,都不算什么了。他对袁隆平院士的梦想记得很清楚:改造一亿亩荒滩,多养活八千万人口。
2020年,袁隆平院士曾提出海水稻“十百千”工程计划,即海水稻从青岛起航,在全国总计推广海水稻10万亩,开展盐碱地改造100万亩,力争在全国布局1000万亩的盐碱地改造项目,为带动全国改造1亿亩打下坚实基础。
2017年刚加入海水稻团队时,王亚菲第一次见到了袁隆平院士。“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头。”这是王亚菲对袁隆平的第一印象,当时袁老来青岛海水稻中心白泥地公园试验基地,并在那里过了88岁大寿。
王亚菲说,当时袁隆平下车后,第一件事不是去办公室,而是穿上水靴下地,要去察看水稻的生长情况。
“在一处试验田里,袁老扒拉着稻穗说‘这个稻子长得好’,他又问灌溉水的盐度是多少,当身边人回答是千分之六时,袁老又指着一片水稻问,那边怎么这么差。当听说那是用千分之八盐度的水灌溉的、属于突破性试验后,袁老说:你们就应该这样,保持创新的态度。”
“那些一生从事水稻研究的前辈,他们心中所念的就是水稻事业、国家的粮食事业,这也正是我以后要走的路。”王亚菲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