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时节,秋燥伤人,饮食上宜遵循“多饮水+养气润燥”原则。上等的高青黑牛肉配以山药、枸杞、萝卜烹制一款枸杞山药牛肉汤,有益脾胃、滋阴生津,治秋凉,防秋燥。9月7日17时53分,正式迎来白露节气。今日,跟随记者走近淄博市第五批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高青黑牛,听听品牌背后的故事吧!
十余年品质打造
金融推动提速发展
喝啤酒、做按摩、听音乐、睡软床……在高青,这样令人羡慕的黑牛生活,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每公斤最高超2000元的肉价,仍远远供不应求。高青黑牛好品质,还得从源头说起。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高青黑牛系采用胚胎移植、液精冷配技术改良鲁西黄牛繁育的高档肉牛新品种,肉质细嫩、多汁、具有典型的大理石花纹,富含铁、锌和不饱和脂肪酸。2009年、2015年高青黑牛先后通过高档肉牛新品系、新种质鉴定,成为国内第一个通过鉴定的高档肉牛种质。
2009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高青县10万头高青黑牛良种繁育项目被列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十六个重点项目之一。2010年高青县委、县政府将其列入十大工程建设,采取政府、企业、银行“三位一体”的产业化推进模式,强力打造国际肉牛产业基地。2014年以来,高青县连续三年实施绿色农产品安全先行示范区建设,以高青黑牛为代表的各类标准化基地快速发展。
2019年,为扶持黑牛产业发展,《高青县关于扶持高青黑牛产业发展的十条措施》正式出台,有力促进黑牛产业发展。2021年,高青县委、县政府又制定《关于支持高青黑牛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当年3月,高青县黑牛奖补政策兑现暨产业发展动员大会上,现场兑现了2020年高青黑牛产业发展补贴资金209.65万元。
“2020年我养了200头黑牛,后来与龙头企业签订认购协议,养殖规模扩至400头,通过购牛合同、保险合同抵押,拿到了政府全额贴息的300万元贷款,可以说,高青黑牛让我的致富梦变成了现实。”高青县黑里寨镇黑牛产业园区黑牛养殖户郑虎感慨地说,如果没有政府财政金融政策的融合支持,要实现养殖规模翻番,仅牛棚、保险、贷款利息等就要六七十万元。
据了解,以“园区化、规模化、绿色化”为发展方向的高青黑牛产业,在农户扩大养殖规模和建设产业园区两个环节,存在大量融资需求。高青县采取“涉农资金+引导基金+政府债券+特色保险+担保贴息”的财金融合方式。截至目前,财政投入近1亿元,撬动金融资本投入6亿元,带动龙头企业投入10亿元,有效解决了黑牛产业发展融资难题,全县黑牛和能繁母牛存栏量增至3.9万头。
走品牌发展之路
数字赋能产业未来已来
说起高青黑牛,就不得不说这一区域公用品牌的龙头企业——山东纽澜地何牛食品有限公司。
2020年7月8日,淄博市人民政府·阿里巴巴集团共建阿里数字农业农村示范城市(盒马市)正式启动。本报记者应邀走进阿里巴巴孵化的首个全国性盒品牌“纽澜地”所在企业——山东纽澜地何牛食品有限公司。在企业现代化的牧场中,每一头黑牛已然拥有自己专属的脖环,可以精确测算、实时监测黑牛的走步数、体温、心跳等。企业总裁李震向大家介绍,这样一个简单的“脖环”,只是整个数字牧场的其中一个端口,通过它可以随时随地监控每一头牛的状态,原本非常长的养殖周期,通过互联网的手段轻松实现了个性化。
成立于2016年的纽澜地公司,自创办之初就确立了以互联网思维推动高青黑牛端上全国消费者餐桌的目标,建立从繁育到养殖到加工再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通过数字化赋能,实施品牌化战略,最终走资本化之路。
有了品牌,高青黑牛身价倍增,卖出了堪比日本和牛的价格。纽澜地何牛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杜斌向记者介绍,“普通部位的牛肉每公斤上百元,脊肉、眼肉、上脑等部位每公斤售价可达2000元以上。一头黑牛的价值超过10万元。2020年,纽澜地销售额增长了300%。”
几年来,纽澜地运用数字化手段有力助推了品牌化战略。为扩大产能,纽澜地正全力建设10万头高青黑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同时,纽澜地与阿里数字农业合作在淄博市周村区打造占地800亩的纽澜地(阿里巴巴)数字农业产业中心。“我们将整合优质农业资源,链接高端平台,打造优质农产品供应链和生态圈,在全国率先建设肉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数字农业3.0时代,我们的数字化大牧场完全可以与景区媲美。”杜斌信心满满。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高青县聚力落实《关于打造数字农业农村中心城市的行动方案(2020-2025年)》,在畜牧业全链条数字化改造等方面率先突破、引领示范。以“黑牛管家”高青黑牛智慧服务系统为例,这一覆盖全产业链的数字化大平台,为高青黑牛产业发展在政策、技术、信息、市场等方面提供高效的全方位服务,数字赋能,高青黑牛产业正稳步走向高质量发展的明天。(全媒体记者赵瑞雪 通讯员王克军 赵忠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