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向往城市里的现代生活,可偏偏有这么一种人,抛弃了安逸的环境,古稀之年回到乡村。他们用自己的所学所长反哺桑梓,以自己的嘉言懿行垂范乡里、教化乡民。鱼台县清河镇鉴洼村的鉴兆飞就是这样的人。
不忘初心 老宅里自建书屋
今年68岁的老党员鉴兆飞,退休前在鱼台县环保局工作。退休后,他回到老家清河镇鉴洼村,这个鱼台县最偏远的乡村,尽管有农家书屋,但大部分时间是“铁将军把门”。他又跑到镇驻地调查,发现那里既没有书店,也没有借书、租书的场所。村民要想看书,只能跑到25公里外的县城去买。
鉴兆飞说:“这几年,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但文化建设却被人遗忘。村里的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了,对于剩下的老年人来说,如果有个看书的去处,岂不是给他们的晚年生活添加了一座精神‘加油站’!再说,村里的孩子放学后也需要有个学习交流的地方。”于是,鉴兆飞毅然决定回乡创办乡村书屋。
2011年,鉴兆飞自费5万多元,买来5000多本书,加上亲朋好友送来的,共计1万多本。带着这些书,他回到鉴洼村。家里的老房子年久失修,到处透风漏雨,书橱、椅子等家具更是没有着落,工作千头万绪。他四处“化缘”,每天忙到深夜。一个多月后,他把所有书籍分成16类,仅文学类书籍就排了2000多号,装了满满27节橱子。岁数不饶人,繁琐的工作把鉴兆飞累倒了。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说是股骨头坏死,需要马上手术。手术20多天后,鉴兆飞就着急出院了,拖着还未痊愈的双腿,继续为他的“乡村书屋”忙碌着。
免费开放 藏书量增长到5万余本
来书的渠道越来越多,到了2013年,老屋放不下了。鉴兆飞便用自家的承包耕地,换来村头一户村民闲置的宅基地。他把这片宅基地垫高整平,2014年春天,新书屋建成,前面还建了休闲文化广场。这下子,前来参加文化活动和借阅图书的村民更多了。
“我这嘴说话不清楚,还没好利索呢,你们可能听起来费点劲。”鉴兆飞说,2018年底,他突发脑梗,在医院住了一段时间。然而,身体还没有恢复好,他便按捺不住,又跑到书屋忙活,开始整理还没有分类的图书。“城里的房子供着暖气,放着好好的房子不去住,非要在这么冷的老家忙活。”鉴兆飞的妻子虽然嘴上抱怨,但还是会帮他一起收拾,照顾他的生活。
如今,鉴兆飞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建在鉴洼村的书屋,已影响到周边鱼台县清河镇的41个村、罗屯镇的十几个村,以及金乡县卜集镇、高河街道的十几个村。根据鉴兆飞借书登记本上的记录,约有近70个村的村民、学生来书屋借过书。“不光咱本地人,前几年济徐高速修路的时候,四川、重庆的农民工兄弟们知道咱这个书屋后,下班没事就来看书。”鉴兆飞自豪地说。
书屋全天候免费开放,对前来借书的农民、学生,他不要押金,不看证件,书借走后,还不还全靠自觉。几年来,来此借书的人达到8万多人次,而书屋的藏书量,也增长到了5万余本。图书涵盖中外小说、政策、法律、种养技术、健康保健等各个门类。“数量还在增加,希望大家都能将自家的闲置书籍捐赠过来,让更多人享受阅读。”鉴兆飞说。
美名远扬 文化广场成了文化标记
在鉴兆飞的带领下,如今的文化广场像模像样,设施齐全,可当时建这个文化广场并不是容易的事儿。
“建这个文化广场,要比原先设想的困难多了。单选址就花了近半年多的时间,后来总算解决了地皮的问题。然后就开始筹备文化广场的建设。”鉴兆飞说,建设文化广场的场地,是靠近路边的一块低洼地,与路面相差60多公分,需大量的土来填埋。经过多方打听,他得到邻县有挖人工湖留下大量泥土的讯息,二话没说骑着电动车就去了现场。在确定情况属实后,当即定下了500 方的土,拉了20 多车,用了100 多个工时,才将整个场地平整。他拖着受伤的双脚,硬是在工地上坚守了三天三夜。
基础打好了,接下来就是广场的照明问题,谈起如何解决广场照明问题,鉴兆飞至今还心有余悸,他回忆说:“我们是下午去镇政府拉路灯杆,半路上遇到了沙尘暴,风沙吹得让人睁不开眼不说,能见度也极低,司机多次提醒安全问题,可是开弓没有回头箭,经过反复的动员和鼓励,加上百倍的小心,五里多的路走了近两个小时,终于平安返回家中。”
鉴兆飞的乡村书屋、文化广场是鉴洼村的文化标记,是联系故土、维系乡情的精神纽带,鉴兆飞在延续乡村文脉、引领道德风尚的路上一步一个脚印越走越踏实。(记者 万德龙 通讯员 赵申 缪学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