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房产    娱乐    企讯    女人    财经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页 > 资讯频道 > 一线故事 > 正文
   

油杏成熟季蹲点石匣村 感受果农的辛苦和喜悦

2021-06-16 07:24:19  |  来源:  |  作者:  |  阅读:  字号: T   T
 

  张老汉家里没闹钟,惦记着园子里200多棵熟得正好的珍珠油杏。他匆匆穿衣起床,推上小推车,上山摘杏去。

  在济南南部山区石匣村,还有更多村民在忙碌着同样的事情。小小的珍珠油杏增加了村民收入,让大家尝到了生活的更多甜头,用他们的话说,就是“日子过得挺恣儿”……

  文/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夏侯凤超

  见习记者 李红娜

  实习生 徐会杰

  天还没亮就去摘杏

  “熟透了自己就掉了”

  6月13日,我们在石匣村的鸡鸣和鸟叫声中醒来。

  在凌晨4点半,这是大自然的闹钟,石匣村的村民们都默契地熟悉了这一切。我们背包出门,村子里却没见到人,只有在村广场早早等待的张老汉,他在等我们一起摘杏。

  “村里的人都上山摘杏去了!”张老汉穿着一件破旧的汗衫,背后还有汗渍留下的白印,裤脚带着泥,黑色布鞋右脚大脚趾的地方磨破了,露出了里面内衬的白布。这是他平时摘杏的行头。

  张老汉摆摆手,招呼我们一块上山。他轻车熟路地推起车,走在前面给我们带路。村里很安静,虫鸣鸟叫的声音也格外清晰。虽然已经69岁,张老汉走得稳健又快速,脚底和土地摩擦,发出沙沙的声音。

  坐落在济南南部山区柳埠街道的石匣村,是一个因杏而闻名的村子。石匣村的珍珠油杏香甜软糯,营养价值高,老人小孩都爱吃,张老汉也爱吃。

  窸窸窣窣地穿过一片又一片杏林,我们来到了张老汉的园子。张老汉摘了几个熟透的果子塞到我们手里,又摘下一个放到自己嘴里。“稀甜!”一口下去满嘴爆浆,金黄色的果汁在记者舌尖弥漫开来,瞬间征服了整个味蕾。

  “早晨凉快,不用晒着,而且杏摘下来也好看。”石匣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珍珠油杏,张老汉出来得不算早,有的村民天还没亮透就已经在林子里忙活了。“杏要是不摘,熟透了自己就掉了。成熟期就这几天,都得早点出来,赶紧摘下来。”

  在杏子成熟的时候的这二十来天,在掉下来和摘下来之间,石匣村的村民们铆足劲儿和时间赛跑。

  寄给在外打工的儿女

  让他们记住家乡的味道

  张老汉也着急。

  儿子闺女都在外面打工,就他自己在家照顾这片杏园。园子里200多棵杏树都成熟了,果实累累。他觉得自己身子骨还算硬朗,也不愿意多花钱,所以园子里的杏都是自己摘。

  金黄色的是熟透的,带点青色的是还没完全成熟的。生熟分好,张老汉把摘下来的杏一个一个放到胸前的小布包里。

  这个蓝色的小布包已经有点旧了,上面还斑斑驳驳地有几个小窟窿。这是张老汉的闺女上学时候用的书包,杏成熟了以后,张老汉把它翻出来盛放摘下的杏。

  张老汉十几分钟就摘了满满一兜金灿灿的珍珠油杏,然后小心翼翼地倒进带来的筐子里。如今闺女都有了闺女,张老汉在家里把成熟的杏打包好,寄给自己的儿子女儿,让他们记住家乡的味道。

  园子里的杏,有的长得高,得爬上树摘。69岁的张老汉爬起树来比年轻人还灵活。爬树难免磕磕碰碰,时间长了,上衣破破烂烂地戳了几个洞,张老汉舍不得换,就像脚上的鞋一样,不是烂到没法穿了,他不换。

  张老汉从十几年前就开始种杏了。

  在种杏之前,他种地瓜和玉米,自从周围人的园子里开始栽种长势好、效益高的珍珠油杏以后,他也开始逐渐摸索起来。7块钱一根买的珍珠油杏的枝子,剪成小段,两个叶子插在原来种的玉杏树上,就能嫁接成珍珠油杏。

  “桃三杏四李五。”种地的人都这么说。杏树种好之后,得四年才能结果。这些杏树是张老汉和老伴一起种的,一年又一年,杏树越长越好了。但几年前,老伴去世了。杏挂满枝头的时候,老伴却不在了。这是张老汉心里的一个遗憾。

  村里成立合作社

  买杏的天南海北都有

  上午9点,张老汉把装得满满的两筐杏放到小推车上。

  这些杏,他要送到村里的合作社。为了让村民更方便卖杏,也为了保证杏的质量,去年石匣村珍珠油杏合作社正式筹备,负责村里油杏的统一包装和售卖,还有游客的接待、散装杏的零售等。今年是合作社营业的第一年,就设在村主任王青玉的家门口。

  一个大棚,地上铺着草色的垫子和绒布,一个简单却便利的合作社就开张了。

  王青玉已经忙活大半天了。防晒帽子、防晒袖、长裤,这是她的专属搭配。从清晨5点半起来装箱,一直到9点半,她手上的箱子一个接一个,话一句接一句,连口水都没来得及喝。“行,我这就给你装箱,你啥时候过来拿?”王青玉手上忙着装箱,头靠在肩膀上接着手机,电话那头是济南遥墙那边的客人。

  “这位客人昨天刚买了30箱,刚才又订了80箱。”这样的回头客,在王青玉的手机里还有60多个,有济南市区的,还有东营的、北京的、江苏的、海南的。有的每年都来,有的来不了就让王青玉给发快递。

  张老汉把自己的两筐杏放到秤上,一筐38斤、一筐41斤。减去筐的重量,净重70斤。王青玉看了看秤,把数字记在本子上,“张延省,净70斤。”今年采摘季结束后,村里会统一把钱结算给村民。王青玉的本子上已经记了十几页,最早的是6月5日。

  正忙活着,一位刚刚从合作社买杏离开的市民又折返回来了,“刚才发了个朋友圈,大家都让我给捎带点,你再给我装7箱吧。”“来了!感谢你宣传我们村的油杏!”王青玉跑过来,爽朗地笑了。

  旁边的桌子上,放着烧饼、稀饭和土豆烧肉,这是家人给王青玉准备的早餐。已经是上午10点了,早餐都凉了。

  啥是乡村振兴?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张老汉觉得现在的日子过得挺恣儿。

  “现在的收入比种庄稼强。”把杏送到合作社,张老汉也能坐下喝口水了。他觉得,自己吃得好点,还能攒下钱来,日子过得比以前好多了。

  今年,张老汉又种上了新苗,自己的小杏园也有一千多棵杏树了。

  张老汉不算村里种植大户,甚至算是相对较少的,一年下来,刨去成本,他也能挣个1万来块钱。“有种得多的,一年能挣五六万块钱。”合作社大棚下面,村支部书记张泽亮也在忙着打包、送货。

  每年珍珠油杏成熟的这一个月里,张泽亮的手机就成了订购专线,自家的车就成了送货车。小小的珍珠油杏,再加上扶贫产业,除了村民能赚钱,村集体一年也收入十万来块钱。

  “能让老百姓多挣点钱就行。”正是因为这个想法,合作社才开始运作起来。统一管理、统一购买肥料,全部使用有机肥,直接提高了珍珠油杏的品质。“今年的品质整体比往年高了很多,价格也上来了。今年我们这里还被评为珍珠油杏基地,政府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张泽亮对此很欣慰。

  “现在我们主要向绿色健康方面发展,来提高我们产品的品质和价格,提高老百姓的收入。”张泽亮说,“啥是乡村振兴?往大处说我们不懂,但是让老百姓能挣钱,过上好日子,就够了!”

  “大美南山”,在石匣村的路边,一排排旗子上写着这四个大字。天气晴朗,石匣村周边,蓝天白云和青山绿水交相辉映,山上的珍珠油杏长势正好,这是对生态南山的最好脚注。

  村里的广场成了停车场,一辆辆全国各地不同牌照的汽车时不时驶过,停车之后,询问着哪里能摘杏。村里也派出了村民专门指引着游客去采摘。合作社里,张泽亮和王青玉带着几个村民热火朝天地打包、送货。有游客过来问价,王青玉先塞给他一个杏尝尝。

  “这杏稀甜!”张老汉咬了一口杏,满嘴甘甜。

我来说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淄博打造“十分钟政务服务圈”
下一篇:青岛:订单式种植,胡萝卜不愁销路
 
0
 
 
 
 
推荐资讯
共富车间助力群众就业增收
共富车间助力群众就业
宁阳:持续壮大林果产业 多点发力点亮绿色经济
宁阳:持续壮大林果产
“青衿致远”实践团参观走访青岛汉缆股份有限公司
“青衿致远”实践团参
种下“牧草绿”,治愈“盐碱白”
种下“牧草绿”,治愈
 
栏目最新
栏目热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山东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