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陈平平 牟怡晓 吕娜 日照报道
在日照两城街道六村,有一条东西走向的老街,承载了父辈们的童年回忆。老街上的两城大社,坐北朝南、芳华不再,见证了这方土地半个多世纪的风霜雨雪。带着镜头和笔墨,和小编一起去寻觅那段旧时光。
老街,曾经繁华一时的“CBD”
石板平房、斑驳的门框、残破的照相馆……这条老街曾是繁华一时的“CBD”。从附近老人口中得知,老街正南便是老204国道旧址,夹杂着拖拉机、老客车卷起的仆仆风尘,这里曾如城中闹市那般车水马龙。
如今,留下的只有一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杂货铺——两城大社。
斑驳的大红招牌下,停着一辆年迈的“大金鹿”,走进这13间老屋组成的两城大社,如同穿行在一沓泛黄的老照片里,那老柜台在诉说着一段古老的故事。那时候,买东西都用票,布票、油票、糖票......小到柴米油盐,大到衣帽、农具,十里八乡的老百姓都来这里买。
“那会儿我个头还没这个柜台高,踮踮脚尖才够着交钱。”周加德怎么也想不到,多年之后,他会成为这里的主人--两城大社的老板。周加德回忆,在那个物资紧俏的年代,这里却异常热闹,每天人来人往。“一到逢年过节,门口的自行车都停不开,一上货就都抢了。”周加德本人便是最好的见证者,他目睹了店里曾经的喧嚣,也包容了它如今的落寞。
老店,部分商品20年没涨价
1个纽扣1毛钱,1张宣纸2毛5,1个顶针儿5毛钱,1块硫磺皂1块5……自打2000年,周加德和妻子接手了这家杂货铺,这些商品的价格就一直没变过。算下来,已经20多年。
守着这些货、守着这家店,周加德夫妻也守住了生意人的本分。
大红盆、红暖瓶、老胶鞋、马扎子,两城大社里的商品也颇有年代感,在别的地方还真不好找。上千件商品,仿佛把时光定格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周加德浏览了一眼柜台里的货品,竖起一根手指,他说这里不超过1块钱的商品有100多件,最贵的商品也不过100来块钱。
“都是街坊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价格卖高了不是唬人吗?”夫妻俩说,来买东西的都是十里八乡的老百姓,价格定高了不仗义,“买卖就讲究个诚信,咱老百姓都知道这个理儿。”
店铺的南墙上,挂着8个字“提高服务,文明经商”。老板说,这是店铺创建之初挂上的,如今纸张不再光洁,大字褪去光泽,但其中总有些东西从未改变,例如品质和信仰。
老人,六旬夫妻的半生守望
桌上的老算盘,被岁月打磨得溜光儿。老板娘说,这个算盘她打了50年,从16岁到66岁。两人的青春也融进了这间杂货铺,从小两口到老两口,他们一直守护着脚下的方寸土地。
天气好的时候,附近的老人就在大社门口支起棋盘、摆上茶水,唠唠家常,这是他们那辈人独有的娱乐方式。诚然,两城大社里的东西比不上超市里的精致,但这间铺子里有哪也比不了的人情味和烟火气。
近10年来,乡镇上的超市开了一家又一家,不断冲击着传统购物模式,这间杂货铺也是勉强维持。
但总有些东西值得守护,也总要有人坚定地站出来、走下去。
“从这个地走出去的人,想回家看看的时候,也能有个奔头。”如果把游子比作高飞的风筝,那老两口手里攥着的,便是拴着思念的风筝线。“干着呗,一直干到干不动的那一天。”周加德吐出的烟圈,在空气里慢慢消散,他在惆怅这间杂货铺还能存在多久,将来会怎样?
你好,旧时光!穿越时空,打卡这家“时光档案馆”。
一间杂货铺,一代人的童年回忆,悄悄存在于城市一隅的“时光档案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