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湾村是位于济南市章丘区官庄街道南部山区的一个山村,从2018年年中到2019年下半年,渔湾村先后修建起了河道大堰、连心桥、普雪路山体大堰等三个大的工程项目。这三个工程的施工量都不小,然而令人感到惊奇的是,在它们修建的过程中,一没有耗费巨大的资金,二没有专业施工公司参与。近日,记者来到这个小山村进行深入采访,终于发现了其中的奥秘所在。
“每次经过新修好的大堰都感到很舒心”
“当时,垮塌下来的泥土把整条路严严实实地封住了”,2019年8月11日,受台风“利奇马”冲击,渔辛路渔湾段出现大面积山体滑坡,该段山体所处的普雪公路也因之堵塞,渔湾村一名村民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周边的小辛庄村和冯张宅村这几个村的老百姓日常出门别提有多困难了,有事想要开车外出更是根本不可能。”
当时,街道就发出了积极进行灾后自建的号召。在村党支部的引领下,渔湾村成立了40余人的党员志愿先锋队,里面包含了村“两委”成员、党员以及村民。当年8月18日,渔湾村党员志愿先锋队正式启动灾后重建任务;8月22日起,先锋队成员首先开始清理堵塞在路上的大量淤泥,并试图一点点地修复已经垮塌的山体大堰。
等到国庆节前后,临近几个村庄村民惊喜地发现,不仅堵塞多日的道路恢复了通行,还有一座长80余米、高10米的大堰重新屹立在了普雪公路上。“这大堰不仅看起来更坚固,还像文化墙那样引上了大红色的标语,每次路过看到都感到很舒心。”
至于为何要设计成如今这种4步台阶的构造,渔湾村党支部书记贾勤西解释,主要的考虑基于两点,一是安全,二是便于施工。他说:“之前的山体已经被冲毁,我们重新修建的这种样式更加牢固,不易再次垮塌,在施工过程中,村民们爬上去作业也相对容易。”
每一个熟悉贾勤西的人都知道,他的腿脚不太方便。但从去年8月22日到9月30日这段时间,63岁的他每天坚持盯守在工地上,负责协调施工并监督工程质量。
在贾勤西的带领下,村民们也铆足了干劲。渔湾村村民贾效西在外从事建筑工作,当村里和他联系提出希望他能对修路提供技术指导时,他二话没说立即赶了回来,从工程开始到完工全程盯在现场。在修路过程中,垒石方就是一个“技术活”,而修完大堰后,据粗略计算,渔湾村的党员志愿先锋队队员垒了1800方石方。有村民透露,“如果在建筑工地上从事类似工种,多的一天就能赚300元,但无论贾效西还是其他人,都是义务劳动。”
整个施工过程中,类似这样的感人举动还有很多:村民贾在华平时在外工作,为了维修山体大堰,每个周六都专程开车返回村里;老党员贾荣西今年不幸因病去世,但去年修山体大堰的时候,他照样没有落下……
“他在桥上刻的字说出了我们的心声”
“街道一直提倡我们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自力更生,我们村之前已有过成功做法。”交谈中,贾勤西向记者透露了山体大堰在短时间内修好的“秘诀”。
渔湾村的河东边有8户村民,由于没有桥,常年出行不便,尤其到了雨季,村民只能担上水泥杆出行,十分危险。其中一户村民说:“两根电线杆就是我们出行的主要通道,每逢下大雨河水上涨时,这条路就被阻断。”2019年,渔湾村下决心解决这些出行难题。
当年6月,官庄街道提供了水泥、石头,在村两委的带领下,20多人的党员志愿服务队用时32天,将大坝修建完成,并架起了一座长23米、宽3米、高2米的桥。“利奇马”台风来袭,这座桥历经狂风暴雨依旧完好无损。随后,村民贾在德自掏腰包2000多元,在桥上刻了“连心桥”三个大字。村民们都说,贾在德刻的这几个字,也说出了他们的心声。
“新修的河道还有护栏,更安全了”
其实,连心桥并不是渔湾村近年来修建的第一个重大工程。
2018年8月,一场暴雨冲塌了渔湾村村两委旁的河道大堰。当时正值雨季,若不抓紧维修,将危及群众的房屋与生命安全。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困难,在从街道争取到25吨水泥、150方沙子和500方石头后,贾勤西带着党员群众们戴上了“红袖章”,义务出工维修河道大堰。
施工中,党员群众开来了自家的挖掘机,对河道中的垃圾、乱石进行清理;在抽干积水后,大家又继续挖深了河基。2019年4月,长58米、高8米、宽1.1米的河道大堰再次展现在村民面前。这一次,河道周边连护栏都围上了,“孩子们路过时,比以前安全多了。”
如果走招投标手续请施工公司,仅河道大堰工程投资大概就在百万元左右。而通过党员群众自力更生,渔湾村仅花费10万元。“我们积极响应街道党建引领号召,把‘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义务出工’的优势发挥到了最大。”采访临近尾声,贾勤西道出了渔湾村三个工程顺利拔地而起的奥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