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房产    娱乐    企讯    女人    财经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页 > 资讯频道 > 新农村 > 正文
   

高唐:“老把式”遇上“新农技”

2025-11-24 12:27:36  |  来源:  |  作者:  |  阅读:  字号: T   T
 

  初冬的山东聊城市高唐县清平镇桑园村,田里却热闹得像赶集。种植大户高万良的60亩洋葱苗迎来丰收,绿油油的苗子被一捆捆装车,即将发往莘县。“你瞧这苗多壮实,一斤能卖到8块钱!”老高一边指挥工人打包,一边笑得合不拢嘴,“咱这地啊,一年到头都‘闲不住’。”

  高万良的田,是高唐县有名的“高效试验田”。别人家一年两熟,他家偏偏“一年三熟”,甚至“四熟”。今年2月种西瓜,5月间作玉米,9月收玉米,紧接着种洋葱苗,苗一卖完,又赶着播小麦。“就像赶火车,一趟接一趟,地不闲、人不闲,效益自然上来了。”他掰着指头算起来:“光洋葱苗一亩就能收3500斤,毛收入两万八,扣除成本,净赚不少。”

  这种“瓜-粮-菜”轮作模式,不仅是老高八年摸索的成果,更是高唐县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生动写照。

  “以前收完洋葱就种西瓜,连作几年地就‘累’了,草多、病也多。”高万良说,“后来县农业农村局的农技员商思森建议我轮作小麦,养地又增收,真是一举两得!”如今,他的60亩地越种越“年轻”,效益也节节高。

  在高唐县,像高万良这样“会种地”的人越来越多。高唐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巧介绍,全县正以“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双轮驱动,推广高效轮作模式。“我们不仅派技术员下乡,还整合项目资金,建设高标准农田,让群众‘放心种、种得好’。”

  站在田埂上,清平镇科技特派员肖从忠指着连片绿苗说:“你别看这一亩地小,通过轮作,复种指数提上来了,效益翻了一番!”他感慨,过去农民“靠天吃饭”,现在却是“靠技增收”。

  目前,高唐县已发展高效轮作示范区0.5万亩,带动农户亩均增收超300元。县里还围绕“质量农业”“品牌农业”,打造“高唐优选”区域公用品牌,让好产品卖上好价钱。

  眼下,洋葱苗售罄,小麦即将下种,高万良的田里又将开启新一轮循环。

我来说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种植蜜薯 助农增收
 
0
 
 
 
 
推荐资讯
金乡县市场监管局开展2025年地理标志保护专项行动
金乡县市场监管局开展
济枣高铁施工有序推进
济枣高铁施工有序推进
辖区孩子上下学有专人接送
辖区孩子上下学有专人
冬季关怀入户入心
冬季关怀入户入心
 
栏目最新
栏目热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山东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