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 林 瀚 通讯员 岳德坤   “我们想带孩子出去旅游,但家里老人出行不方便,独自留在家里又不放心。”每逢长假,家住五莲县城区的张女士总会面临“难以两头兼顾”的困境。   而今年的国庆中秋假期,五莲县乐天年颐养院推出了“短托养老”服务。假期期间,可以让老人住进养老中心,并享受一日三餐和日常照料等服务。   这样的“临时托管”服务解了张女士的燃眉之急,“爸妈在假期得到了专业照护,我们也可以放心带孩子去外地转转。”张女士说。   业内人士表示,不同于传统养老院的长期照护服务模式,“短托养老”入住时间短、灵活度高,可以满足子女外出、老人术后恢复等短期照看需求,解决了家庭照护的“断点”。   这一模式的推出,源于一个普遍的社会现状:当下,九成以上的老人倾向于居家养老。然而,当子女因临时出差、短期旅行或突发情况不得不暂时离开时,家庭对失能、半失能或高龄老人的照护能力就会出现“真空”。“短托养老”的出现,恰如一场及时雨,精准地弥补了家庭养老链条中这一最脆弱的环节。   “这种‘短托养老’服务,不仅能让我们做儿女的安心外出处理急事,还能暂时性地缓解因长时间照护老人在体力、精力等方面的透支和心理上的压力,确实挺好的。”居民迟玉萍的这番话,道出了许多子女共同的心声。这种服务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临时看护,更成为了支撑家庭照护者的一个“减压阀”和“安心剂”。   而对于老人自身,短期入住专业机构也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积极的体验。居民耿维英老人乐呵呵地说:“儿子、儿媳整天忙前忙后地伺候俺挺不容易的,不用说是有事,就是他们单独出去耍几天放松放松,俺也愿意。你看看,俺临时住这里,有说有笑的,还有专人照顾着,不比在家里差。”老人们在这里不仅得到了生活上的专业照料,更通过丰富的社交互动排解了孤独,收获了快乐。   这一创新服务赢得了社区居民的普遍好评。居民周家田认为:“这种服务很好,本质上是对家庭养老的有益补充,也是社会进步的真实写照。”它标志着养老服务正从单一模式向更精细、更多元的维度拓展。   然而,五莲的“短托养老”并非简单的临时安置。据乐天年颐养院负责人李文宣介绍,这项服务是建立在标准化体系上的高质量养老供给。从科学营养的膳食配餐,到因人而异的个性化康复计划,再到精心组织的日间活动和细致的情感关怀,“短托养老”正以其专业性,有效弥补着家庭养老在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的不足。   “随着公众认知的提升、政府相关部门的有力引导和政策支持,‘短托养老’定会从补充性服务逐渐成长为养老生态中稳定而温暖的组成部分。”李文宣对未来的展望充满信心,“也一定会让五莲‘老有所养、老有善养’的‘金字招牌’更足更亮。”   从解决一个具体的家庭难题出发,到赢得社会各方的广泛认可,五莲“短托养老”的探索,不仅是一种服务模式的创新,更是政府与市场协同发力、回应民生关切的治理智慧的生动体现。它用温暖的实践告诉我们,养老服务的真谛,就在于精准对接每一个家庭最朴实、最迫切的需求,在解决具体问题中托起“老有善养”的新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