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赵念东
通讯员 付帮豪 报道
本报鄄城讯 近日,以“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为主题的2025中国农民丰收节鄄城县庆祝活动在人民广场举行。
农特产品展销区,人群熙熙攘攘。
“早上刚摘的葡萄,大家尝一尝。”在旧城镇展销区,绿珠种植合作社的负责人赵登报吆喝。今年,赵登报30多亩种植园里全部种植了“阳光玫瑰”葡萄。“现在一亩地能产4000多斤,我们一边给附近的商超送货,一边搞葡萄园采摘。”赵登报说。
红船镇的食用菌、凤凰镇的山农酥梨、李进士堂镇的大枣、阎什镇的红薯、引马镇的斗鸡蛋、大埝镇的卤蛋……全县17个镇街的特色农产品种类繁多、琳琅满目,围观的群众走到各个摊位前试吃、问价、扫码下单,热闹非凡。
“这是我们农场的苹果,大家都尝尝。”在彭楼镇展销区,文豪生态果蔬种植农场的负责人刘文豪正忙着分切苹果。文豪生态果蔬种植农场成立于2015年,占地70多亩,主要种植蟠桃,有早露蟠、中蟠11、中蟠13、中蟠17、瑞蟠21等五个品种。同时,农场兼种梨、苹果等果树。“蟠桃已经采摘完了,现在正在采摘的是苹果和丑梨,价格分别能卖到每斤4元和8元。”刘文豪说。
在郑营镇展销区,帅岭家庭农场的负责人于高根刚刚把三袋小米交到客户手中。“摊子刚摆出来就有人过来咨询,现在已经卖出去200多斤了。”于高根介绍,他从2018年开始种植谷子,现在农场承包了2000多亩土地。“今年的雨水、光照都很好,适合谷子生长,每亩地至少能收1100多斤,一斤谷子出7两小米,每亩地就能出小米近八百斤,现在小米市场价稳定在6元多一斤。”
作为农业大县,鄄城县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扎实推动农业升级、农民发展、农村进步,谱写了乡村振兴崭新篇章。目前,全县道地中药材种植面积2万余亩,大型种植基地37处;“鄄城馒头”香飘全国,馒头品牌火爆出圈;农业“新六产”规模不断扩大,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91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