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房产    娱乐    企讯    女人    财经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页 > 资讯频道 > 新农村 > 正文
   

泗水:沃野“新农”潮涌振兴路

2025-08-11 08:14:59  |  来源:  |  作者:  |  阅读:  字号: T   T
 

  济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斐 通讯员 包庆淼 孙青

  盛夏的泗水,处处生机勃勃。杨柳镇利丰食品有限公司的车间里,自动化生产线昼夜不息。一箱箱印着“柳絮”商标的甘薯制品整装待发,即将跨越重洋,其中仅粉条一项就占据了韩国市场半壁江山。这家从泗水沃土中崛起的国家级龙头企业,其澎湃活力正是泗水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队伍壮大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泗水县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撬动乡村振兴、加速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支点,以“规模适度、生产集约、管理先进、效益明显”为标尺,持续加大培育力度。如今,一支由龙头企业引领、合作社为纽带、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筑基的“新农”大军已然成形——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突破3000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示范场及重点龙头企业熠熠生辉。

  泗水的探索,始于为“新农人”铺就坚实跑道。该县农业农村局连年邀请知名专家传经送宝,仅今年就举办能力提升培训14期,覆盖600余位主体带头人。创新实施家庭农场“一码通”管理,动态优化辅导员队伍,提供从政策咨询到财务管理的“一站式”服务,让经营主体轻装上阵。

  金融“活水”更是不吝滋养。该县创新“粮食收购贷”“大棚贷”等专项产品,探索“供应链票据+担保”模式,用足“鲁担惠农贷”政策。2024年,协助多家主体落实惠企贷款2530万元,完成政策性贴息申报680万元,为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开新种植家庭农场主张士科便是受益者:“鲁担惠农贷130万元,如同及时雨,助我们规模跃升,品牌‘一方良田’才得以更加闪亮。”

  链式崛起,地瓜产业点土成金。聚焦“一县一业”,泗水倾力锻造甘薯金链。从种苗繁育到文化休闲,构建起覆盖全环节的产业生态。全县甘薯种植15万亩,辐射带动周边60万亩,催生加工企业30余家,保鲜储存与精深加工能力双超数十万吨,成为全国最大薯类淀粉加工基地。

  品牌化战略更是擦亮“土特产”金字招牌。“泗水地瓜”斩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殊荣,品牌价值达62.53亿元,入选国家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以利丰食品为龙头的企业集群,依托“柳絮”等品牌强势出海,产品远销20余国,年销售收入达5.5亿元,出口创汇3300万美元,让泗水甘薯香飘世界。

  新型主体勃兴,核心在于联农带农。泗水鼓励主体通过托管服务、订单联结等方式,为小农户提供“耕、种、防、收”全程“保姆式”服务,弥合小生产与大市场的鸿沟。杨柳镇借势“土地向新型主体集中”,集聚主体300余家,发展万亩甘薯、瓜菜基地。华村镇顺意种植专业合作社堪称农业社会化服务典范:流转土地1360亩专攻粮食生产,同时为周边2.6万亩农田提供社会化服务,年服务收入520万元。其创新推行的绿色循环模式——利用畜禽粪污和秸秆生产有机肥,推广绿色防控,实现粮食增产、化肥减量、污染削减三重效益,辐射带动2万多农户增产增收。

  规模经营、科技赋能、全链整合、联农惠农……泗水新农人正以蓬勃实践诠释着现代农业的丰富内涵,让希望的田野生机无限,让共富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我来说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蓝色粮仓”生产忙
 
0
 
 
 
 
推荐资讯
“蓝色粮仓”生产忙
“蓝色粮仓”生产忙
保供电护民生
保供电护民生
外卖路上的“铿锵玫瑰”
外卖路上的“铿锵玫瑰
莱阳:数智赋能“莓”好未来
莱阳:数智赋能“莓”
 
栏目最新
栏目热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山东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