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单县东城街道代庙村的16座大棚内,成串的西红柿在绿叶间若隐若现,红色、青色、黄色等10余种形态各异的西红柿争相成长。通过考察学习,该村探索出一条以生态种植、全年采摘为核心的特色农业发展之路,让“扶贫大棚”变身“致富金棚”。
为破解传统种植收益低的难题,2022年,单县东城街道代庙村成立庆伟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村党支部书记陈国栋多次带队到山东寿光蔬菜基地考察学习。
“经过多次考察,我们发现西红柿产量高、收入可观,再加上单县本身是西红柿之乡,于是决定利用村内的大棚,采用传统方法种植西红柿。”陈国栋说,“我们坚持以生态种植、全年采摘为核心,引入‘口感型西红柿’种植理念,走出了一条现代种植业加文旅的发展道路。”
经过多次摸索,代庙村精选出“草莓西红柿”“小青甜西红柿”“老味沙瓤西红柿”“香瓜”等10余种酸甜各异的新品种,填补了本地高品质鲜食西红柿的市场空白,同时满足了群众的不同需求。
“我们经常来采摘,这里的西红柿口感各异,能吃出小时候的味道。”前来采摘的王女士捧着刚采摘的果实笑得合不拢嘴。大棚负责人李庆军介绍:“我们坚持用传统方法种现代菜,种植的西红柿施用棉饼、豆饼、花生饼与芝麻饼混合发酵的有机底肥,配合雄蜂自然授粉技术,实现全程零农药管理。成熟后的西红柿维生素含量较高,口感好,很受市民欢迎。每斤采摘价6至13元,虽高出市场价,仍供不应求。”
为满足客户需求,代庙村西红柿采用棚内+棚外循环种植模式,让“四季采摘”成为可能。目前,16个大棚年产量达60万公斤,带动50余名村民就业,年发放工人工资50余万元。
通讯员 韩金钰 记者 王富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