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房产    娱乐    企讯    女人    财经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页 > 资讯频道 > 新农村 > 正文
   

寿光18万亩耕地排涝“一网联通”

2025-07-17 07:53:53  |  来源:  |  作者:  |  阅读:  字号: T   T
 

  近日,一场强降雨过后,寿光市稻田镇宋家稻庄四村的村民发现,汇聚到大棚地头排水沟里的雨水,短时间内就快速排走了。

  “以前雨水都是滞留在排水沟里,今年通过实施防洪排涝提升工程,打通了过路涵洞,雨水能及时排走,村民再也不用担心大棚四周积水了。”宋家稻庄四村党支部书记宋胜军说。

  稻田镇是寿光市设施蔬菜种植面积最大的乡镇,也是今年寿光市实施东部防洪排涝提升工程的重点乡镇之一。今年春季以来,当地实施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打通农田排涝堵点,将农田排水管网进行有效联通。

  “大棚地头一般都留有排水沟渠,但由于道路阻隔等原因,这些沟渠不能联通,积水排不出去。如果遇到强降雨,就可能出现积水的情况。”稻田镇防洪排涝提升工程项目工作人员尹玉波说。

  宋家稻庄四村北面是一条乡道,今年6月份,通过顶管作业,在路面下安装了直径1.2米的排水管。这样,村里大棚区的积水,就能流入几公里外的崔家河,接着再汇入丹河,最终实现入海,彻底解决了田间积水问题。

  在打通排涝堵点的同时,稻田镇还将原有的土渠升级为水泥预制U型渠,渠的上部宽度达到1.2米,排涝能力进一步提升。“考虑大棚种植区车辆行驶频繁,为了保证U形渠的耐用性,渠顶两侧还加装了40厘米宽的水泥压顶块,保证车辆停靠、碾压不变形。”宋胜军说。

  据了解,2025年稻田镇在实施防洪排涝提升工程中,新建过路管涵220座,完成疏通清淤13条主干排水沟,长度约26.7公里。

  6月底,寿光市北部侯镇北仉村入丹河的穿堤河闸基本完工。新建的排水闸,可以解决附近村庄和大田的排水难、排水慢的难题。

  据了解,今年侯镇在实施防洪排涝提升工程时,邀请了水利、农业农村等部门专家现场指导,实地听民意、摸情况、搞调研,确定了“农村、镇区、园区”三大板块同步推进。全镇疏通、新建190公里的排水沟,有效缓解了全镇八大片区汛期积水难题。

  据寿光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建伟介绍,今年,寿光将防洪排涝提升工程列为2025年10件民生实事之一,疏通、新建排水沟渠306公里,新建涵闸11座,覆盖5个镇街67个村约18万亩耕地,形成了田入沟、沟入渠、渠入河、河入海的互联互通的农田水网体系。

我来说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临清:小菌菇撑起“致富伞”
 
0
 
 
 
 
推荐资讯
花椒种植 绿山富民
花椒种植 绿山富民
即墨段泊岚镇:一嗓乡音醉人,百年柳腔入魂
即墨段泊岚镇:一嗓乡
菏泽以数字之力重塑产业新生态
菏泽以数字之力重塑产
无花果成村民“致富果”
无花果成村民“致富果
 
栏目最新
栏目热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山东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