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报 记 者 都镇强
本报通讯员 宋晓东 惠增涛
走进位于安丘市的中科滕森(山东)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智能化车间,机器人焊接手臂灵活自如,智能激光切割机精准无误,立式数控车高效稳定。
“科技创新对公司发展来说是实实在在的‘加速器’和‘提质器’。”中科滕森(山东)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英锋说,过去几年,企业相继引进自动化生产线、焊接机器人、激光切割机,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以焊接为例,机器人焊接不仅速度快、精度高,而且可以24小时连续作业,过去需要5个熟练焊工完成的工作量,现在1个技术员监控1—2台机器人就能搞定,生产周期大幅缩短。
“我们公司每年的研发费用占销售额的6%以上。”中科滕森技术负责人宋来辉介绍,比如,企业生产的气吹式播种机不仅具备传统播种机的所有功能,还融入了智能机具管理决策、GPS导航等技术,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一键设置作业数据,播种机便能自动完成播种任务,用户还可以远程监控和控制农机作业状态,大大提高耕作效率和精准度,有效降低劳动强度。
除中科滕森外,安丘市的其他农机企业也在技术升级方面下足了功夫,纷纷加大研发投入,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人才,不断提升产品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
“传统机械换挡拖拉机操作复杂,农机手在田间作业时频繁踩离合、换挡,劳动强度大。”萨丁控股集团董事长王世盈介绍,“我们实现200马力以上动力换挡拖拉机的商品化,动力换挡将传统的手动换挡升级为‘按钮切换’,农机手只需通过按钮或拨杆操作,系统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挡位切换,不仅在操作便捷性上大幅提升,能效和可靠性也实现质的飞跃。”
近年来,安丘市不断强化政策引导,加强创新支撑和要素保障,鼓励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全力推动农机企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其中,在企业较为积聚的安丘经济开发区,持续加大包靠服务力度,实施“一对一”“一企一策”定制化、精准化服务,全力以赴帮助农机企业解决融资、政策享受、人才用工、市场开拓等问题,推动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提升企业发展活力。
为加速智能农机装备产业发展壮大,安丘高标准规划建设了智能农机产业园,积极引进农机制造战略投资者或合作者,扶持、培育零部件企业,全力打造区域性智能农机产业基地。目前已有永瑞重工、鼎信动力、中芯制造、泺源机械4个企业达成入园意向,意向企业的产品涵盖发动机缸体、刹车片、散热器等。
“我们一方面深度融入潍坊农机产业供应链,打造高水平农机零部件制造基地,同时,推动萨丁、中科滕森装备整机制造企业,加速向新能源智能农机等延伸,进一步拉长农机装备产业链条,通过强‘配件’支撑优‘整机’,实现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安丘市工信局局长王伯进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