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走进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胡集镇南王村果蔬大棚,一片葱绿,生机盎然,葡萄和芦笋长势喜人,村民们有条不紊地进行疏果、除草作业。这个曾经的省级贫困村,以产业融合发展为笔,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让群众实现安业、安居、心安。
2024年,惠民县胡集镇南王村成立“惠民县南王生态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因地制宜,盘活村集体120亩农业设施用地,新建1个20亩果蔬联体大棚,全村大棚总数达40个。通过推行“统一品种引进、技术指导、物资采购、质量管控、品牌销售”的“五统一”模式,降低种植成本,提升农产品品质,优等品率提高30%,产品直供周边城市商超。
产业发展中,南王村勇于创新。借鉴先进经验,引入专业企业技术和种苗,利用18个大棚发展“芦笋+金蝉”立体种养模式。恒温大棚打破季节限制,芦笋根系为金蝉供养分,实现两者产量“双提升”。同时,开发金蝉蛋白饲料、芦笋深加工产品,延伸产业链。目前,南王村形成“种植—加工—销售”完整产业闭环,村集体收入从2016年的3.2万元增至如今的20余万元,年带动就业1000余人次,村民在家门口就能端稳“就业碗”,实现安业增收。
产业兴,民生也要优。胡集镇党委投资建设幸福院,照料孤寡老人;村里整修水利设施、实施绿化工程,硬化道路、改造厕所、安装路灯,提升村容村貌,让村庄既有“面子”又有“里子”,村民安居于此,幸福感满满。
此外,南王村积极探索区域协同,与周边5个村共享资源、交流经验、联合培训,并试点开展30亩中药材种植,拓展产业路径,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
如今,南王村正筹划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产业融合再上新台阶,让更多群众在故土上实现“安业、安居、心安”的美好愿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