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富刚 通讯员刘厚珉 )近日,单县龙王庙镇黄二楼村22座大棚里的羊肚菌顶着蜂窝状“帽子”等待收获,空气中氤氲着迷人的馨香。“党支部领办,村集体管理,村民当股东,我们都跟着增收。”种植户张礼松说。
黄二楼村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激发村集体经济的“输血”活力,村党支部提升村干部干事创业能力和水平,经过实地考察、市场调研,结合本村实际,轮作羊肚菌、黄金菇、赤松茸,党员干部先行先试,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为实现土地资源配置的物尽其用,为“己”所用,提升村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该村建设22座菌菇大棚,引进羊肚菌种植、黄金菇种植、赤松茸种植,发展“大棚经济”,完善菌菇种植配套设施,实现菌菇集中连片发展,每棚收菌菇2000公斤。同时,盘活闲置土地资源,整合扶贫车间、闲置幼儿园及老宅院,打造菌菇生产基地,形成菌种培养、菌菇种植、菌棒生产、菌菇风干包装为一体的产业链条,“废地”摇身一变成为菌菇延链补链强链的“宝地”。
该村下联农户,上接企业,蹚出“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新路径,成立金丝园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动农户以土地入股,合作社统一提供菌菇种子、技术扶持、进行加工和包装,农户只管踏实耕耘。通过外出招引,村党支部领办的金丝园种植专业合作社与康润菌业公司签订种销合作协议,发挥企业“洞察市场、牵线搭桥”的作用,按照市场需求,将菌菇进行分级分类分装销售,实行阶梯式定价。
目前,该村党支部已带动70余户村民种植菌菇,吸引18户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就业村民年增收2万元,村集体年增收40万元,从经济落后村发展成为经济先进村,奏响“各尽其力心同向”的农业发展主旋律。
“我们在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按照比例拿出部分资金投入村集体公益事业,补齐民生短板,加强民生保障,优化基础设施,让群众分享产业发展成果。”黄二楼村党支部书记黄华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