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满齐鲁,万物竞发。在金乡县胡集镇的万亩拱棚内,一颗颗白梨瓜褪去青涩,披上淡黄“霞衣”,瓜农们穿梭其间,采摘、分拣、装车,一派繁忙景象。这些承载着乡土风味的白梨瓜,正通过四通八达的物流网络,走向全国千家万户的餐桌。在这片热土上,山东农担济宁分公司以金融之笔,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幸福画卷,为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立足乡土资源,激活“一村一品”新引擎
金乡县胡集镇素有“中国白皮梨瓜之乡”美誉,其白梨瓜以皮薄肉脆、甘甜多汁闻名,2011年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然而,随着市场需求激增,传统种植模式遭遇瓶颈,土地资源有限、交通不便、资金短缺等问题制约着产业升级。如何将“土特产”转化为“金招牌”?山东农担济宁分公司以精准服务破题,聚焦“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发展规划,深入田间地头,为特色产业量身定制金融方案。
“农担的贷款像及时雨,让我们的瓜田变成了‘聚宝盆’!”小张庄白梨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亚南感慨道。小张庄白梨瓜专业合作社便是农担政策受益者之一。作为胡集镇白梨瓜的核心产区,合作社原计划扩建260亩生态基地,却因200万元资金缺口一度搁浅。山东农担济宁分公司的客户经理主动上门,通过“鲁担惠农贷”为其授信300万元。如今,56座标准化大棚拔地而起,年产量突破200万斤,带动周边新增种植大棚2000余亩,农户增收超5000万元。
◆创新金融产品,破解“融资难贵”老难题
山东农担济宁分公司深谙农业主体“轻资产、缺抵押”的痛点,依托“鲁担惠农贷”等专属产品,以“抵押+信用”“担保+产业链”等灵活模式,助力乡村振兴。针对白梨瓜产业,联合金乡农商银行,量身定制“合作社+基地+农户”服务方案,从统一育苗到电商销售,提供全链条资金支持。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合作社社员张大哥算了一笔账:“加入合作社后,种苗、技术、销路全包,一亩净利润2万元,是过去的四五倍!”而在基地务工的李大姐直言:“家门口上班,月入3000元,还能顾家,日子越过越甜!”目前,山东农担济宁分公司已累计支持5453户涉农主体,投放贷款27.73亿元,惠及金谷小米、红斑山药、元葱等十余种特色农产品,形成“一产兴、百业旺”的生动局面。
◆以金融之笔,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在山东农担济宁分公司的赋能下,金乡县的“土特产”文章越写越精彩:马庙金谷香飘四海,卜集元葱远销海外,周庄葡萄成为网红爆款……这些“小而美”的产业,正汇聚成乡村振兴的“大能量”。
从“输血”到“造血”,从“单点突破”到“全域开花”,山东农担济宁分公司以服务“三农”为使命,以创新金融为杠杆,撬动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在这里,每一笔贷款都是希望的种子,每一处田野都在书写共富的故事。未来,山东农担济宁分公司将继续深耕乡土,让更多“土特产”破茧成蝶,为齐鲁大地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 王月阳 李超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