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伟
随着天气转冷,每到周末,博山区市民李晓凡都会带孩子到家门口的澜舫有伴阅读空间待上一整天,“这里环境很不错,设计装修非常有艺术性,既可以读书,又可以玩耍,很适合遛娃。”
李晓凡所说的澜舫有伴阅读空间位于博山区原精工泵业厂区,是博山区对闲置多年的老厂区进行改造升级,进而实现城市更新而打造的一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它注重空间设计感,配备图书和阅读设施,提供亲子阅读和儿童活动场地。同时,还对周边环境进行了绿化、美化、亮化处理,成为周边居民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
今年以来,博山区深入实施“文悦博山·乐享四季”文化惠民工程,不断加强文化场所设施的建设与管理,丰富群众文化活动,提升人才队伍素养,为群众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文化空间、文化活动和文化服务,切实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打造优质文化空间
除了澜舫有伴阅读空间,人们在闲暇之余还可以到博山区城西街道综合文化站享受文体服务。这里不仅是读书学习的好去处,还提供了文体活动和艺术培训,深受群众喜爱。城西街道充分整合辖区优质社会资源,通过盘活闲置楼宇、引进连锁酒店等形式,先后建设开放了街道综合文化站、澜舫有伴阅读空间等一批具有公共性、艺术性、社区性、可持续性的文化活动场所,成为社区居民开展文化娱乐活动、交流共享的平台,推动了文化服务的创新性发展。
与此同时,博山区全面完成区级民生实事建设和场所设施提升,按照“小投入、多便民”原则,打造城乡书房、文化驿站、阅读吧等综合型便民公共文化活动空间30处,让群众在家门口便可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推动基层文化场所提质增效,全区10个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全部通过省级评估定级,均达到二级以上;积极开展阅读推广、文化分享活动,区级公共文化场馆开展延时服务,逐步实现文化活动场所全覆盖,提升公共服务效能。
丰富群众文化活动
举办孝文化大会、元宵节扮玩等大型民俗文化活动,受到群众广泛好评;北崮山村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4年“四季村晚”示范展示点名单,并在国庆节前组织村民举办村晚演出……博山区充分发挥300余名文化带头人和3500余名文艺爱好者等文化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共组织百姓春晚、送戏下乡、少儿“五艺”大赛、首届读书季、广场舞大赛、合唱比赛等群众性文化活动3000余场,线上线下参与人数200余万人次,打造“孝文化”“群星剧场”“秋谷讲堂”等特色文化品牌,提升了群众的参与度和体验感,不断实现文化活动全覆盖。
发挥文化带头人带动效应,构建全民参与文化生活新格局。城东街道积极进行文化带头人培育工作,目前共有300余名社区文化带头人、文艺爱好者,按需开展专业培训20余场次,开展文化活动400余场次,逐步形成文化带头人精心组织、居民主动参与、社区保障兜底的文化活动新局面,为全面提升文化服务成效再添活力。
加强文艺创作展演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艺创作展演活动,能够让百姓幸福地参与进来、沉浸其中,感受公共文化服务带来的愉悦。
源泉镇依托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和淳朴的民风,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广泛开展了四季村晚、影像村晚、锣鼓展演、书画展览、纳凉晚会等文化活动120场次,其中,大部分节目都由村民自编自导自演,村民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
博山区依托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面向全区文艺团体、文化带头人、文艺爱好者开展送文化进基层、传统文化讲座、传统文化进校园、知识资源“五进”等公益培训200余场次,累计培训8000余人次;通过“山东公共文化云”定期发布慕课及教学视频资源200余个,提升文化人才队伍的自身素养和业务能力;加强文艺作品创作,创排《焦裕禄的家风故事》《永恒的焦裕禄精神》等群众性小戏小剧,开展“小戏小剧”进村居、景区、学校、营队展演20余场,将优秀文艺作品送到群众身边,不断扩大文化服务供给,满足了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