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在冠县东古城镇公曹村花梦语(山东)工艺品有限公司内,90余位农村妇女坐在工作台前,正用巧手制作仿真花。
“无污染、绿色环保、可塑性强,仿真花的制作其实很简单,一天能挣四五十块钱……”正在制作仿真花的村民卜玉红说。只见她双手上下翻动,很快就将零落的花瓣有序粘贴起来,说话间一朵造型优美、做工精细、色泽悦目、形象逼真的仿真花便现出雏形。
“仿真花是采用真实鲜花为原型,利用布料、纱线、丝绸及塑料等材料仿造而成的装饰品。”花梦语(山东)工艺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徐志远说。这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司,年生产香皂花、礼品花束、仿真郁金香、仿真果实、年宵花材几千万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仿真花以其独特的装饰效果及实用性,赢得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特别是在婚礼、庆典、商务开业、办公场所和商店等场合,仿真花应用广泛,市场潜力巨大。“我们企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将产品销往浙江义乌、福建、广东等地区,借助跨境电商,出口美国、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家,年销售收入3000余万元。”徐志远说。
“这些仿真花设计精巧,制作更加精良,用肉眼难以辨别真假。我做的这是菊花,先把叶子插到杆儿上,再插双枝、单枝,菊花就做好了。”东古城镇前杨召村村民刘艳华一边介绍,一边演示仿真花的制作步骤,“我就在附近村住,一有时间就来这里做活儿,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就近增收,挺好。”
“仿真花制作,非常适合农村妇女,我们将工厂设置在村里有很多优势。”徐志远解释,乡村拥有充足的人力资源,人工成本相对较低,这为工厂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我们工厂采取灵活的做工方式,可以带料居家制作,也可以到厂里制作。共带动350名农村妇女就近就业,年人均增收3万元。”
引进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群众,实现村集体与群众双增收。冠县以发展农村特色手工产业为载体,积极探索“党建+劳务合作社+电商+共富工坊”特色品牌,通过党支部牵头监督、合作社运营、党群互动方式,切实解决村内闲置劳动力就业难题,实现村民增收、集体创富的共赢格局。
东古城镇党委书记张东昌介绍,为了让仿真花产业发展壮大,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解决群众就业难题,该镇采取“党建+电商”运行模式成立共富工坊,针对不同的劳动力特点打造了作坊式、居家式、撬动式工坊,积极落地各项补贴政策,辐射带动全镇共富工坊建设,实现了资源共享、人员共用、市场共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