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房产    娱乐    企讯    女人    财经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页 > 资讯频道 > 新农村 > 正文
   

大棚升级“长长个”,农民收入“伸伸腰”

2024-08-01 08:19:47  |  来源:  |  作者:  |  阅读:  字号: T   T
 

  “一二三,拉!”近日,在莘县董杜庄镇夹堤村,工人们在地里热火朝天地建设新式大棚。

  “正在建设的就是我的大棚,过去的小拱棚只有半人多高,只能弓背弯腰劳作,很辛苦,很多人因此患上了腰腿病。”夹堤村村民张立强说,“新的大棚高5至6米,即使在边上也能站着干活,省劲不少。”

  “我们这里发展大棚蔬菜比较早,原有拱棚为群众早期建设的老旧棚,棚体矮小干活不便,保温效果差,效益普遍较低,机械化、智能化设备难以使用。”村党支部书记王彦利说,2023年,村里开始实施大棚提升改造项目。目前,夹堤村改造完成下陷式大棚100多亩。改造后的新棚土地利用率提高,人工作业环境大大改善,科技应用更加便捷,瓜菜生产效益显著提升。

  “预计今天就能上膜,明后天就能整棚,开始种了。”张立强新建了两个大棚,改造后单个新棚占地3.8亩,实用面积达2.8亩,比传统大棚的要多出0.8亩。

  下陷式大棚应用了电动风口、电动卷帘、轨道运输车等现代化设施,农户可以通过手机直接操控,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张立强表示,他们夫妻俩以前只能管理两个大棚,现在能轻轻松松管理五六个。

  关于建设成本的问题,村民也无需过多担忧。“最初,面对每亩大棚数万元的成本,确实有些缩手缩脚,但村干部领着我们带头改造,并在相关部门的协调下拿到了银行贷款,免除了我的后顾之忧。”张立强说。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留在家乡,搞起大棚种植。目前,我们村从事大棚种植的青壮年有四五百人。”王彦利自豪地介绍。

  相较于夹堤村,距离不远的前花庄村在改造提升过程中,将方向定为建设高标准钢架日光温室棚。“我们采用‘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村集体组织牵头,统一流转土地、统一建设标准、统一招标施工,建成后,群众自愿购买新棚并支付地租。”前花庄村党支部书记花现英说。目前,前花庄村已建成占地面积100余亩的高标准钢架日光温室棚12座。

  “原来的大棚低矮,只能种爬秧西瓜,一亩地种600棵,每斤卖1元左右。现在一亩地可以种2000棵吊秧西瓜,每斤至少能卖5元,光西瓜亩均增收就能到1.4万元。此外,结合黄瓜及秋延迟蔬菜的轮作种植模式,村民收入还能‘伸伸腰’,亩均收入能达4万元以上。”站在新大棚前,花现英说,前花庄村计划打造自己的礼品西瓜品牌,在新一轮的发展中抢得头筹。

  作为蔬菜种植强县,莘县正有意识地推动大棚产业转型升级。从2023年起,莘县就邀请农业专家,结合光照、气温、群众接受程度等,制定了各式新型大棚的标准,涵盖棚体大小、墙体材料、骨架材料、保温材料等参考标准,并推荐有条件的群众配备物联网应用设备。“过去农户们多采用小拱棚进行种植,现在根据种植什么作物,选择适配的大棚进行统一建造,种植更高效。”承接董杜庄镇大棚改造提升部分工程的孔卫敏说。

  今年,莘县选择张鲁回族镇、十八里铺镇、燕店镇、董杜庄镇、河店镇、妹冢镇、魏庄镇、俎店镇、大王寨镇等9个种植强镇进行大棚升级改造,以点带面,带动全县大棚改造升级。“县委、县政府为群众大棚升级改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我们镇今年计划完成4000亩大棚的升级改造。”董杜庄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杨留光介绍。

  行走在徒骇河滨河大道上,放眼望去是一片由大棚汇成的“白色海洋”。张立强说,如今大棚“长长个”,村民收入也能“伸伸腰”了。

我来说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曲堤黄瓜一年卖出17亿元
 
0
 
 
 
 
推荐资讯
“订单秋葵”喜获丰收
“订单秋葵”喜获丰收
鲜桃丰收 果农增收
鲜桃丰收 果农增收
共富工坊助群众就业增收
共富工坊助群众就业增
“莱芜老干烘”夏茶采收忙
“莱芜老干烘”夏茶采
 
栏目最新
栏目热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山东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