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转暖,春光正好。潍坊市昌乐县红河镇肖家河村的小麦刚刚浇完拔节水,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浇水,村民没有现铺管道。“因为在机械化播种的同时,滴灌管道就铺设在地里了。”望着绿油油的麦苗,65岁的农民肖瑞成喜上眉梢,“农业机械化,真给咱农民省了不少事!”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务农劳动力老龄化越来越明显。谁来耕种土地?如何集约化经营降低成本?农业产业链条怎么能持续延伸?“新农人”该怎样发力?……随着一个个问题的解决,昌乐县的耕耘者正发生着“转身”之变。
更专业的人做更专业的事
记者来到乔官镇的一处麦田,放眼望去,田里看不到忙碌的农民,只见一架无人机在麦田上空盘旋。
“这是我们的无人机在巡田。”潍坊潍一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潍一农业)副总经理张龙介绍说,“以前巡田,需要好几个人骑着电动车到一个个地块去看,现在用无人机1个小时便可巡田2500亩,不但速度快,还能将作物长势、病虫害等数据一并采集到位。”
这片农田的委托方是五图街道任家庄村的村民岳西亮,他在乔官镇流转土地1100亩。之前,岳西亮主要从事畜禽养殖,虽然出身农村,但从没种过这么多地,流转土地后急需有人来帮把手。
潍一农业便成了他的好帮手。岳西亮将麦田全部托管给潍一农业,耕种管收有专人服务,种地增效又增产。“不管打药、施肥,还是收割,潍一农业的农艺师直接找来无人机、收割机,我在手机上就能看到机器作业的实时进度。”岳西亮说,“去年小麦亩产1280斤,比周边的产量都高,所以今年继续交给他们托管。”
潍一农业的托管面积已经达到6万亩。不过,这家企业没有一台大型农机具。“我们主要和合作社、种植大户和农机合作社合作,在他们中间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简单说,就是给大户找农机,给农机找作业的地块,让种地更简单。”张龙介绍说,目前,公司可调度大中型机械60余台、无人机300余架,可为9000余农户提供服务。
此外,潍一农业还是农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的“田管家”,帮助找来种田机器后,他们还负责监管农机手的作业情况。“打药、施肥作业达不达标,耕地深度够不够,收割得干不干净,都在我们的监管范围内。”张龙说。
“谁来种地”是不少地方面临的现实问题。近年来,昌乐加快布局建设基层农技队伍,集成推广“良种+良法”的全程种植解决方案,开发应用数字农业系统,提供专业化、规模化托管服务,帮助农民“种出好品质,卖出好价钱”。
“目前,我们已在全镇建成乡村振兴服务站158个,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农资购买、农产品销售及农田设施建设与运营等服务。”乔官镇为农服务中心主任高成德介绍,目前,服务中心利用自有和整合的100多台(套)大型农机具,托管耕地3万亩,提供耕种管收等多个环节的服务。
“从种到收都由为农服务中心来管,不愿种地的村民可把地流转给合作社,自己当‘甩手掌柜’就行,年轻的还能省下时间进城打工再赚一份钱。”于家山前村党支部书记于勇说。
在昌乐,越来越多的农户像岳西亮一样,将农田“入了托”。“告别了小农业,规模种植降低了成本,社员带地加入合作社,获取土地分红。种地已是更专业的人做更专业的事。”县农村经济工作中心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科科长王国梁介绍说,昌乐县土地规模经营总面积达21.8万亩以上,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增长到550家以上。
每一步都需要与新技术、新方法接轨
“现在留在村里的人多在60岁以上,等我们老了这地怎么种?”52岁的肖家河村党支部书记刘科元有自己的心事。
近年来,昌乐县和许多地方一样,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提升。以肖家河村为例,全村1000多户籍人口,留在村里的不到300人,且以60岁以上的老人为主。今后土地怎么种,技术怎么更新,是一道道不得不回答的问题。
肖瑞成以前最愁浇水:“俺村的地吸水大,有的浇一天都浇不了一个畦子。现在用上水肥一体化,这450亩地,只用10天就浇完了。”看着农田里的一条条黑带子,老汉满脸喜悦。
“老把式”用上种田“新神器”。在政府支持下,2022年,肖家河村党支部牵头成立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把分散的土地整合起来,集约经营,规模化种植。“打药、施肥,用的是无人机和水肥一体化机;耕种收,用的是农机合作社的拖拉机、收割机,都实现了机械化。”刘科元打趣,“我们现在种地的就像‘海陆空司令’,下下命令就行。”
规模化种植的好处立竿见影。“降低生产成本约35%,土地利用面积提高约10%,粮食单产增幅约20%,2023年,村集体增收30多万元。”刘科元高兴地说。
科技在农业上的应用,同样体现在设施农业上。
唐家店子村是一个西红杮种植专业村,虽然知道新式大棚产量高、结果早、收入高,但不少农民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守着老棚一年赚个三五万就很好,不想投入更多建新大棚。
要发展就要有改变。唐家店子村与潍坊自然邦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自然邦”)对接合作,研发种植适合鲜食的“黄金籽”西红柿。“合作社提供生产基地和劳动力,企业则负责建设新大棚、引进优良品种、传授先进种植管理技术。”村党支部书记张德增说。
与企业合作,让唐家店子村的村民深刻地感受到了从“小农经营”到“大农业”带来的深刻变革。“大棚里安装了人工智能种植管理系统,实现了温、光、气、水、肥自动化控制。”这套系统是由自然邦董事长梁其安与科研院校联合研发的,人工费用降低了30%。
既要高产高效,还要走绿色环保的路子。在唐家店子村,熊蜂化身“授粉工人”,为大棚里的农作物授粉;丽蚜小蜂则成为控制粉虱类害虫的“小能手”;农作物用的是自制的有机肥……绿色种植方式的应用,不但给果蔬带来了原汁原味的口感,还节省了人工,提升了经济效益。
“祖辈种地靠?头,现在种地靠手机。”37岁的自然邦销售负责人张志滨,曾是一名程序员,如今成了“钻大棚”的农民。“过去好好上学是为了不用回家种地,现在只有好好学习才能种好地。”科技对农业产业的贡献,让这名回乡青年深有感触。
在昌乐,越来越多掌握新技术、新技能的新型职业农民,活跃在希望的田野上。截至2023年底,昌乐县评选出“乡村振兴人才”高级职称获得者7名,遴选出16名初中级职称获得者,他们均来自农业生产一线。
“线上大集”拓宽农产品销售空间
时近傍晚,55岁的红河镇埠南头村党支部书记王江堂按时走进直播间,准备进行当晚的带货直播。
埠南头村1476亩耕地,三分之二种植瓜果蔬菜。多年来,这个村的农产品销路一直掌握在客商手中,“价格高低全由人家说了算”。2023年初,在上级相关部门支持下,王江堂决定开设直播间,上网找销路。
做电商,王江堂和团队成员都在摸索。“我们自己种的西瓜、甜瓜、西红柿等农特产品,不但品质好,价格上也有优势,后来自己家的不够卖,又开始收购周边村的农特产品。”王江堂说。与此同时,他们报名参加各种电商培训活动,学习引流、运营、直播和售后的技巧,从不放弃任何一次学习机会。
“每年下猕猴桃的时候,都提心吊胆,怕卖不动,怕价格低。现在有了王书记的直播,心里踏实多了,我们可以安心种地了。”村民王瑞明高兴地说。现在,王江堂直播间的在线人数最高时达5800余人,每日直播销售额平均3.6万余元。
当下他又有一个新想法:将线上流量引到实体店。埠南头村的果蔬合作社在县城租了一个门店,王江堂想将其打造成县城消费者的取货点,“他们在线上下单,线下到店取货,对消费者来说,可以缩短收货时间,吃到更新鲜的果蔬,我们则能节省快递费、物流费。”
看到商机,昌乐县越来越多的村庄掀起了电商直播的热潮,全县从事农产品电商的主体200多家,带动3000多人参与打包发货、仓储物流等环节。
“这200箱发到上海,那150箱发到杭州,还有300箱去北京……”最近一段时间,这样的场景在唐家店子村几乎天天发生。“全县一年产黄金籽西红柿260万斤,绝大部分走电商,哪怕人远在甘肃、东北,也能尝到昌乐黄金籽西红柿的味道!”梁其安说。
唐家店子村的农产品走“品牌供应链+农民主播”的路子。“我们给西红柿注册了商标,推行标准化种植、品牌化经营,用品牌稳定市场,提高消费者的黏性。”梁其安说。村里还建设了电商直播基地,邀请专业团队对村民进行培训,村民负责直播带货,发货、品控等流程则由企业负责。“我一边种地,一边做直播电商,仅5个大棚一年可收入10万多元。”在唐家店子周边,像周国庆这样的村民有50多人。
“现在西红柿有了品牌和销售渠道,省时省事,收入还高。我种了两个大棚的西红柿,直接运到电商基地销售,去年收入30多万元。”唐家店子村种植大户张玉波说。
说起昌乐的农产品电商产业,昌乐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县乡村振兴发展服务中心主任邓有峰感触颇深:“过去还老想着怎么吆喝,如今只要在互联网上喊一声,游客、客商便纷至沓来。”
“‘互联网+’给昌乐农产品带来了超乎想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邓有峰说,“实行网上销售后,昌乐农产品不仅卖西瓜、甜瓜和西红柿,更要卖品牌。”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郭杰 通讯员 张磊 刘宁宁 崔方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