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国陆
本报通讯员 姜 宇
中药园区数字化生产,钢铁产业智能化升级,“互联网+”印刷工厂……济南市莱芜区持续推动“数字+”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全面推进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等在实体经济领域的广泛应用,坚持科技创新引领,抢占数字经济赛道,走出一条以“数字赋能”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近日,莱芜区钢铁产业加速转型升级的标杆工程——泰钢精品钢系统优化智能制造项目开工,实施生产线5G+工业互联网改造升级,加速生产流程数字化管理。在此之前,高度自动化的不锈钢产线全长700多米,只需要6名操作人员,通过计算机远程控制,产品质量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此次总投资超过37亿元的重点项目完成后,将为钢铁产业由“制造”向“智造”转变打下坚实基础。
全省首家数字化的中药园区——山东宏济堂制药莱芜智能制造项目近期已投产。一块大屏幕展示出生产的关键细节,制粉、过滤、加工、包装等环节已经实现了无人化,年产口服液可达16亿支……如此高效智能化智慧化的背后,是“数字+”为中医药企业的赋能。该项目顺应中医药产业数字化转型,立足打造智能化中药生产基地。企业投资18.3亿元,主要生产口服液、中药固体制剂及植物提取物。园区采用“5G+工业互联网”智能技术,结合先进的数字孪生、物联网、供应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引进数字化管理系统,整个园区信息全部数字化采集,中药生产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首创了全生产系统封闭链接系统、物料装卸输送配料系统、智能提取投料系统、智能灭菌物流系统、生产至质检自动送样系统、中药智能制造智慧园系统等,打造了中药现代化生产的全新场景。
“一件起定,一张照片全国包邮。”位于莱芜区的山东晨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赵振表示,采购整合了先进的数码印刷设备、智能化的印后加工以及智能仓储物流体系,打造了“互联网+智能制造”的柔性供应链。以数码照片冲印为例,全国客户可以将照片从手机上直接传输到工厂的冲印设备上,全程自动化处理,无须人工操作,最后通过快递送达客户手中。这背后全部是自研的数字化系统提供支撑。
随着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加速聚集,工业嵌入式软件及新能源智能管控、智慧农业、无人零售、智能公交、智能供水监控等平台类系统软件初步形成特色产业。莱芜区广大企业在数字经济这条新赛道上,正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数字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