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G全媒体记者 苗春雷 摄影报道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冬小麦陆续开始返青拔节。春风吹过,一片片麦田里麦浪千叠,绵延如碧。
这边,滴灌带默默地输水;那边,喷雾机呲呲地喷药……在春管春种关键时期,莱阳市把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摆在突出位置,推广高产优质品种,集成推广水肥一体化等技术,为夏粮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良种
好种子走进千家万户
粮食要丰收,良种是基础。
“根系发达,分蘖粗壮,充分展现了品种特性。”在冯格庄街道办事处马岚村连胜种植基地,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山东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烟台市农科院二级研究员王江春先后拔起几株“烟农999”麦苗,多数单株有4个以上分化好的能够正常成穗的有效分蘖。
分蘖数是亩穗数的基础,据此可以预测出麦田产量。王江春简单计算了一番:每亩地15万株小麦,每株4个有效分蘖,按正常年份穗粒数40粒、千粒重48克左右计算,意味着这些小麦可以达到往年丰产水平。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我们从源头上抓好粮食安全,扎实开展小麦良种统一供种服务,供种率达到了80%。”莱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华则科说。
以“烟农999”为例,它是烟台市农科院历时十余年选育的优质高产小麦品种,打破了小麦“优质不高产,高产不优质”的魔咒,实现了既好吃又高产的育种目标。2014年,“烟农999”成为我国第一个经农业农村部组织专家实打亩产超过800公斤的品种,连续创山东、山西、安徽三省和全国高产纪录。
“烟农999”“烟农24”“烟农21”“胜麦711”“济麦22”……这些大名鼎鼎的高产、优质小麦品种,通过统一供种,走进了千家万户,走进了广袤农田,实现了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夏粮丰收有基础了。”看着眼前平整的麦田,华则科欣喜地说。
良法
水肥一体增产100公斤
除了良种,还要有良法配套,才能最大程度发挥种子效能。
麦田里,一卷被架起的黑色带子,在两名工人的拉动下快速转动并展开,很快就铺在麦田里。
这些黑色带子就是滴灌带,每隔40厘米左右铺设一根,滴灌带上每隔15厘米就有一排出水孔。把肥料融入水中后,拧开阀门,就能实现自动灌溉、施肥——这一条条滴灌带成为粮食稳产增产的秘密武器。
据华则科介绍,胶东地区一直有“十年九旱”的说法,是严重缺水地区,发展节水农业、高效农业是必由之路。滴灌水肥一体技术,让农业灌溉实现了节水增效:以前大水漫灌,亩均用水50立方米-60立方米;采用滴灌水肥一体化设施后,亩均用水下降为20立方米-30立方米,节水约50%。
“过去大水漫灌、过量施肥,容易浪费资源并造成土壤板结、面源污染;现在水肥直抵作物根部,管理更加精准,提高了水肥利用效率。”华则科表示。
滴灌水肥一体化设施,不仅节水节肥、省时省工,而且能有效提高农作物品质,实现增产增收。经过调查统计,莱阳市采用滴灌水肥一体化设施后,粮食亩产提高100公斤,为农民增收270元/亩左右。
到了收获前,这些滴灌带经收集后统一被回收,既减少了农业支出,又不至于造成环境污染。
“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一要靠好的种子,二要靠关键技术。今年,我们主推的关键技术就是麦田滴灌水肥一体化。”华则科说,这项技术去年在莱阳推广了4万亩,今年将重点面向种植大户再推广8万亩,努力实现农业绿色高质高效生产,助力农民增产增收。
农机
耕种管收全程实现机械化
农机装备是农业生产的得力帮手。无论是提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还是节约资源、减少损耗,农机都大有可为。
“呲呲呲……”随着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缓缓前行,一股股细密的药雾均匀喷洒在麦苗叶面上。
这台喷雾机可不一般。待喷杆完全伸展后,长度能达到20米,一次可以喷洒12垄麦子。它的药箱容积达到1000L,装满后,一次可以打50亩地。
合作社负责人张林茂做了个对比:这960亩麦田,要是靠人力喷药,10个人至少要打10天;用喷雾机的话,如果天气正常,只需3天就能喷洒一遍,效率提升了几十倍。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就要向科技要空间,向机械要效率。”张林茂说,从耕地、播种到管理、收获,合作社实现了全程机械化。
以播种为例,老式播种机种类杂乱,行距小,播种量大,容易缺苗断垄。而合作社引入了新式的精播气播耧,综合运用小麦适期晚播、宽幅精播等绿色高质高效技术,确保一播全苗、苗匀苗壮。
发展现代农业,既要引入新式农机,也要培养掌握现代技术的专业人才。
“临时雇佣的普通农民,一来不够专业,二是生产成本太高。为此,我们培养了专业的技术员,常年住在田间,负责合作社的各项农事。”张林茂介绍说,目前,合作社只有一名长期稳定的工人和一名临时雇佣的短期工,将人工成本降至最低。
也就是说,两人就管理了近千亩麦田,农业生产力大大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