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栗晟皓
本报通讯员 岳德坤 窦奎鑫
一场春雨过后,氤氲雾气环绕在五莲县九仙山四周,村民家中飘出的袅袅炊烟与特色民宿里传来游客的阵阵欢声笑语,让山脚下的王家口子村在朦胧中更显和美。
殊不知,就在几年前,王家口子村还是一个发展落后、产业薄弱的小山村。转变发生在2021年,王家口子、窦家台子、韩家口子、东白庙、西白庙、陆家沟村等6个邻近村合并成立王家口子联村党组织,并成立了联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合作社先后发展精品采摘园70余个、农家乐12家、精品民宿8家,高标准打造了3条以红色研学为主题的精品旅游路线,让这几个原本门庭冷落的小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去年,该联村党组织集体收入超过120万元,同比增长26%。
“红色研学和乡村民宿旅游火起来了,来村里的游客也多了。俺每天卖农产品都比以前增加几百元,这真的是在家门口就吃上了‘旅游饭’。”3月16日下午,在王家口子村旅游驿站附近,专卖当地特色农产品的臧金玲一边数着当天的收入,一边高兴地说。
近年来,针对村集体经济模式单一、效益不高、抗风险能力不强的问题,五莲县积极探索党支部“跨村联建”模式,坚持以党建为引领,通过组织联建凝聚发展合力、统筹整合资源,实现协同发展。聚力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全域打造“跨村联建共富”品牌,逐步探索出以强带弱“1+1”、产业带动“1+N”、建制调整“N变1”、项目驱动“1带N”等4种联建形式,推动全县627个区域相邻、产业相近、人文相亲的村党支部联建成117个联村党组织,解决部分村庄规模偏小、集体经济较弱和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走出了一条具有五莲特色的强村富民路。
这几年,五莲县石场乡的电商产业发展红火,不少村庄成功搭上了电商快车。但村与村都是各自为战,缺乏统一指引,难以攥指成拳形成合力,产业进一步发展也遇到了瓶颈。
对此,石场乡在地理位置相近、产业结构相似、风土人情相融的马家山庄、徐家山庄等6个行政村组建山庄联村党总支,以马家山庄为领建村探索产业带动“1+N”发展模式。
“县里统一制定了坐班值班、分工负责、共商议事、监督审查、联合考核等5项制度,乡里指导我们党总支出台补充制度,把我们各个村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山庄联村党总支书记王安收说。山庄联村党总支立足“电商村”发展实际,补充建立党员共管、技术共享、渠道共用等制度,发挥“资源集聚”优势,将产品扩充至大樱桃、小国光苹果等60多个种类,研发“私人定制”和直播销售新渠道,2023年实现农产品电商销售额500余万元。
坚持“片区化、项目化”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五莲县结合地域资源禀赋等优势,充分发挥20名省派第一书记、30名市派第一书记的优势带动作用,推行“组团帮片区、示范带全域”模式,统筹建设叩官大北山、潮河谷雨茶香等10个省市县级示范区,推动人员力量向片区集中、项目资源向片区倾斜,加快文旅、设施农业等产业发展步伐,全面提升建成片区辐射带动力,构建起“梯次发展、覆盖全域”的总体格局。
“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村级党组织‘跨村联建’,开展新村融合赋能行动,试点推进资产、资源、干部队伍优化整合,全面做实做优117个联村党组织,年内培育10个示范联村党组织。”五莲县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主任朱凯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