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双双
本报通讯员 刘 磊
“离得很近,从玉米地运到这里不到10分钟。”10月23日,齐河县刘桥镇粮食综合服务中心院内,没等记者多问,山东齐力新农业服务有限公司运输司机赵师傅就匆忙赶去过磅了。当天,仅这家农企就有15辆车往返送粮,满满当当装着刚收获的玉米。
近期虽未下雨,刚收割的玉米含水量还是有30%。“自然晾晒没场地,不烘干又没法储存。往年都在地头直接卖给粮食贸易商,这是第一次送到粮食服务中心。”车辆过完磅,赵师傅用袖口抹了一把黝黑的额头,指着不远处的一个5000吨的粮仓说:“看,我们今年把它租下来了。”
沿着赵师傅手指的方向看去,不远处有4座高大的粮仓。烘干塔发出“嗡嗡”的声音,从半月前机器启动到现在,每天24小时都没停过——还得这样干一个月左右,今年秋收才算真正收尾。
齐力新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是齐河较大的社会化服务组织,除了全托管农户的数万亩耕地外,自身也是“种粮大户”,流转土地2000多亩。“支付给服务中心每吨128至188元的烘干费和一定的仓储费,随后可以安心观望粮食价格以待售出。”齐力新公司总经理李朝纲算过账,要比直接卖粮合适,“有了烘干和粮仓,下雨也不慌。”
像刘桥镇这样的粮食综合服务中心,齐河县属国企齐源绿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在全县建设了16处,覆盖全部15个乡镇,全部配有烘干仓储设备,每一处服务范围可达方圆15公里,农户在半小时车程内都有地方烘粮、存粮或卖粮,形成了“半小时粮食综合服务圈”。
此时,烘干塔操作室的大屏幕上显示着烘干塔内部画面,玉米粒从漏斗状出口源源不断地流出,堆成了一个“小粮山”。“‘山顶’离出口太近会堵,太远烘干不充分,得实时看着点。”当天,于军上白班,他与另外三人“三班倒”,不能离人。
今年21岁的郭帅负责取样,每15分钟取一次,每次一小杯,大约3两重。他把刚从烘干机里取来的玉米粒放到湿度仪上,确定达到15%以下的入仓标准后,倒入门后的尼龙袋里,已经倒了足足一袋半。“得200斤,所以我们一共取了六七百次样了。”于军说。
“这些烘干塔和粮仓的粮食储备规模达19万吨,日烘干能力达9600吨,基本可以满足全县的粮食所需。”秋收开始后,齐源绿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粮仓运营部主任赵京就穿梭在各乡镇综合服务中心。
和李朝纲一样,流转耕地较多的种粮大户、合作社或农业企业对烘干仓储的需求愈发迫切。前年和去年秋收时,德州都遭遇了降雨天气,“湿粮难卖,晾晒困难”的问题让各农业经营主体更加意识到,即使利润有所降低也要烘干粮食。
“烘干存储设备价格高昂,能承担得起风险的经营主体很少,且购置过多也会造成资源浪费。”齐河县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主任董永说,县属国企投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投资虽然大,但加上农资供应、农业托管服务等项目,也能带来收益。
据了解,这种粮食综合服务中心能提供耕、种、管、收、烘、储服务。但当前仍以后两个环节为主,其他多跟当地农业社会化服务公司合作,“前端的服务他们比我们更专业,但产出粮食多数送到我们这里,或代烘代储,或直接卖给我们。”赵京说,通过PLC工业控制系统实现全环节智能化作业,粮食保管损耗低于0.9%,按照年储粮能力19万吨计算,每年可节粮减损7000吨。
今年,齐源绿季能全面收储、代烘,农业专项贷发挥了很大作用,“银行放款7000万元专项用于秋粮收购,直接支付给农户。”赵京相信,规模化的经营、全链条的服务、合理高效的运营,才能保证多收粮、收好粮。
同时,德州市各方力量纷纷涉足粮食烘干收储业务。平原县吸引社会资本、争取债券资金,建成忠锋、鲁望、智绘、星空等大型为农服务中心16家,建成烘干基地23处;武城县众祥“粮食商行”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很多有能力的农业经营主体也纷纷加入粮食收获后服务行列。“不管由谁建设运营,农业服务中心都能提供全链条服务,实现农业乡镇全覆盖,这是德州打造全国首个大面积‘吨半粮’示范区的必经之路。”德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孙丰勇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