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贾云鹏
站在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中丁乡徐家村的海水稻试验田边,阵阵秋风夹杂着稻香扑面而来。揪下几粒水稻,用牙咬了几下,李明海激动地说:“照目前长势看,亩产1000斤问题不大。”
“这片地之前是撂荒的盐碱地,芦草和碱蓬遍地都是,就是不长庄稼。”李明海是徐家村党支部书记,对村里的耕地情况熟悉得很。多年来,受海水倒灌影响,村里不少土地盐碱化,每年投入不少,但粮食产量不及好地的四分之一,为此村里没少费脑筋。2022年,在县、乡推动下,徐家村与青岛市海水稻研发中心建立联系,开始试种耐盐碱海水稻品种。
庆云县地邻渤海,是典型的海浸区,县域面积501平方公里,其中苦水区面积24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近半,盐碱化耕地5万多亩,尤其徐园子乡、严务乡、崔口镇等盐碱地集中连片分布,地碱水咸,土地贫瘠,粮食产量低且不稳定。“出村往外瞧,一片白面瓢,神仙来种地,难拿二成苗”,曾是当地不少农民对盐碱地的形象描述。
这些“不养人”“没人要”的荒地,如今渐渐变身丰收沃野。前不久,严务乡姜屯村的千亩高粱喜获丰收,亩产超400公斤。捧着红红的高粱穗,62岁的种粮大户姜立全喜不胜收。“地,还是那块地,过去打不了多少粮食,如今丰收又高产。”
20世纪80年代以来,当地农民为了在盐碱地上种出庄稼,利用“高抬田、深挖沟”传统排碱模式改良土地,土壤盐碱化问题虽有所改善,但由此带来农田小沟渠纵横、土地细碎化问题,影响了适度规模经营和大型机械化作业需要。
这几年,庆云县对盐碱地进行综合整治,通过改种降碱、科技排碱、整地改碱等方式改良盐碱地,同步推进“小田变大田”,改善盐碱地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在盐碱地综合利用过程中,庆云县引进农业龙头企业,联合县属国企成立农业种植公司,填平过去压碱用的散乱小沟渠,改明沟为暗渠,增加耕地面积。同时,将分散的盐碱地集中流转,在部分地块探索实施农田暗管排碱工程,并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推动盐碱地改良与产业化发展有机融合。
“通过明渠改暗管,将排碱沟渠和田埂整理为耕地,耕地率增加20%;按5‰坡度规划大块条田,既提高水分、光照和肥料利用效率,耕地有效利用率也增加到90%。”庆云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马国辉说,县里还对农田路、沟、桥、涵等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整体规划,提高配套水平,形成“田成方、渠相通、路成网”的美丽景象。
据中天现代高新农业产业园基地负责人周宗宇介绍,基地采用深耕技术,施用有机肥,地下两米处埋藏集水管,每500亩建设1处集水泵站,利用黄河水浇灌,通过集水管排水,遇雨水大时,集水管上的感应器启动,自动排涝,改良盐碱地土质的同时,也增强了抵抗旱涝风险能力,保障稳产高产。
从盐碱地到丰收良田,从看天吃饭到旱能浇、涝能排,徐园子乡柴家村党支部书记魏德智对村里土地的变化感触颇深。“俺村地势低,旱季盐碱化最明显,用地下水浇灌,越浇越碱。雨季雨水勤,排水难,涝灾面前更是难谈丰产。”魏德智说,去年在龙头企业带动下,村里推动土地成方连片,修农机路、建泵站、通沟渠,建成高标准农田,种植收益大幅提升。
马国辉说,目前庆云县已先后改良盐碱化耕地3.2万亩、盐碱荒地1100余亩,年均增产粮食1000万斤,实现了农田增量、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完) |